化的是石云涛,这让夏金海觉得石云涛真的是与众不同,这从当初石云涛带农民工到他那里吃饭便看出来了。

    如此一来,夏金海也断了要攀附上石云涛的想法,因为他觉得即使攀附上石云涛,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石云涛压根与别人不一样,不给别人办事。

    夏金海这样销声匿迹了一阵子,直到有一天,承包非煤矿山那几个老板,与他坐到一起闲扯。

    之前大家相互认识,又因为都受到高玉强的打压,也算是同病相怜吧。

    这一坐起来,便相互聊了起来。

    结果这一聊,便聊出了记者来采访的事。

    这几个老板就讲了一件事,说有一个记者直接过来找到他们,采访非煤矿山开采权收回的事,问他们是不是真的。

    他们回答是真的,记者就又问了这里面的详细情况,他们不但讲了高玉强的事,而且还讲了县政府收回非煤矿山的事。

    记者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告县政府?

    他们就说告过了,没用,记者便说,如果想告县政府,找他就可以,他帮他们告。

    这几个老板立时产生了兴趣,问怎么告。

    记者就跟他们讲,给他十万块钱,就帮他告这个状。

    这几个老板听说还要钱,便犹豫了,记者见状,便说如果没钱,可以少给一点,主要是费用,他过来采访是需要花钱的。

    这几个老板其实并不差钱,只是没想着要找记者告状,因而记者说要钱他们就犹豫,但在记者的鼓动下,这几个老板同意拿出五万块钱让记者帮他告状。

    记者也同意了。

    记者采访完就走了,这几个老板没马上给钱,说要等到帮他们告完状再给钱,记者也答应了。

    这事刚刚发生,夏金海就与他们一起吃饭,把这事讲了出来。

    听说他们几个要告县政府,夏金海心里一动,告县政府不就是告石云涛吗?

    夏金海此时虽然不想攀附石云涛了,但通过与石云涛的相处,可见石云涛这个人比较正直,老夏虽然不是啥正直的人,但是见到正直的人,他还是比较同情的。

    因而事后,老夏左想右想,觉得要和石云涛说一说这事,不然他觉得良心上过不去。

    老夏这才联系了石云涛。

    石云涛与夏金海见面后,得知这个事情,心里头一下沉了下来,他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情况,但有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此事,肯定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