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明是公开考选,还是有许多人相信只有通过打招呼的方式才能上位,跟平时的提拔没有什么两样。

    刘凯接了电话,要看打电话领导的层次,如果层次高,他就实话实说,看最后的成绩,只要入了围,他一定尽力帮忙。

    如果是层次低的领导,刘凯就冠冕堂皇一番,说是公开考选,全看成绩,最后谁能考上,他也把握不了。

    刘凯说起来有些不胜其烦,可以这样讲,凡是找人给他打招呼的干部平时表现都不怎么出色,如果是出色的干部,他平时就关注到了,不用人打招呼,他也会用起来啊。

    另外这些找人打招呼的干部关系并不是那么硬,如果硬,早就打招呼了,还用等到现在?

    刘凯给不给他们的面子,全在他的心里权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那些人也只是搞一下投机,如果通过打招呼能弄上,就弄上,弄不上,他们也没法说什么。

    石云涛被抽去作为面试考官,一方面因为是他提议要公开考选的,另外他是选调生,又年轻,又是区委常委,让他去坐镇当一下面试考官,别人也不会有意见。

    如果让其他常委去当面试考官,这些常委长期在义河区工作,关系网复杂,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石云涛是从夏城县调过来的,关系网少多了。

    刘凯把他推为面试考官,还有着另一番的用意,石云涛的背后是柳家明,那些给刘凯打招呼的人,看到这个情况,如果石云涛不看好某个人,刘凯就可以把石云涛当成他的挡箭牌了。

    笔试是区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组织的,四个职位,最后报名考选的人有十九人,考选比例不高,相当于五个人争夺一个职位。

    但团区委和财政局的竞争比例非常低,团区委有年龄要求,最后只有三个人报名,而财政局长的职位,最后竟然只有两人报名,一名是现任局长,一名便是现任文化局长。

    按说至少要有三人参加报名才能开考吧,但是最后刘凯拍板,两人报名也可以,看谁考的成绩好,到时再综合考虑,决定拟用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