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因为上述的那些因素,所以古代将军领兵,绝不仅仅是数字的叠加计算。

    随着麾下军队数量的增多、战场的扩大——对指挥官的考验绝对是指数型的提升。

    譬如熊午良——或许可以指挥三五万军队,凭借优良的装备左冲右突。但是放在这样几十万人的大战场上,恐怕连自己麾下哪支军队位于哪个位置都记不住。

    更别提还要带领他们,如臂使指地作战了!

    这就是后世韩信所说——‘你刘邦充其量能带十万人打仗,而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典故的意思。

    韩信能吹出这样的牛批,正说明这厮的带兵水平是极其恐怖的(要不人家能号称‘兵仙’呢)……当然,屈屏并不知道这个韩信是何许人也,但眼前的司马错,也给了前者相当大的压力了!

    在‘雉山会战’中,司马错不但指挥有度、预判到位、让二十多万大军在他的命令下如臂使指。

    甚至于部分调度命令,已经传达到了‘百人队’这样一个相当微小的作战单位。

    恐怖程度相当于常校长空投手令——命令从重庆直接下达到前线‘连’一级单位,机枪手向前移动五米……

    须知这个时代可没有电报,光凭着旗语和传令兵,竟能将几十万大军指挥得如此精细!

    单是这份记忆力,就牛逼透了!

    恐怖如斯!

    司马错,不愧是顶尖名将!

    在‘雉山会战’中,司马错凭借这份高超的指挥艺术,几乎和楚怀王的四十余万大军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均势。

    若不是秦魏韩联军兵力实在不足,在各路楚齐越军队的围攻下显露疲态……

    那么雉山大战的结局,还真不一定会怎样。

    面对如此恐怖的对手,屈屏丝毫不敢懈怠!

    ……

    秦魏韩联军那边,也敲响了战鼓!

    鲁关大会战,开打!

    楚怀王手握优势兵力,在战局一开始便发动了主动攻势。

    当然,咱们的霸主楚怀王全程坐在战车上看热闹——一切指挥,基本都是由柱国将军屈屏代为行使的。

    楚军中军向前缓步推进,传令兵围着楚怀王的战车川流不息,将一条条军令传向战场的各个角落。

    屈屏没有司马错那样恐怖的微操能力,他的带兵方式就显得很传统了——将各个军令发送给各个万人方阵,给那些将军们下达一个大概的命令。

    至于更具体的命令,则由各位基层将军们再逐层下发。

    这样的指挥方式更加简单,但是坏处也很明显——由于传令兵的误差,或者是各个将军对命令的理解程度不同,军队的整体性恐怕略差一些。

    和秦魏韩那边各个百人队都能如臂使指地听从司马错的命令相比,战力要差得多了。

    好在咱们人数占优!

    在双方将领的凝视下,两军的中军轰然相撞!

    战车、步卒们交错厮杀在一起,巨大的盾阵撞在一起!

    鼓声隆隆不息,步卒们拼了老命,和敌军的阵型殊死搏杀。

    笃!

    笃!

    秦魏韩联军那边,弓弩手开始发力了!

    五万韩军,人手一张桑木弩,略微抬起,向半空中瞄准……

    数以万计的箭矢,从空中抛射而下!

    “韩军的弓弩犀利,果然名不虚传。”屈屏手搭凉棚,遥遥望去——只见前线接敌的楚军士卒倒下了一大片。

    距离如此之远,尚且能看到溅起的点点血雾。

    在最前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