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话头一转,“用不了多久就要端午了,好几年不曾去过府城,这次你大哥中了举,怎么也得去你祖父面前过个节才是。到时候,你们兄弟三人和我一起去。等端午一过,你大哥也差不多要出发去京城了。”

    顾云霁疑惑道:“去京城?大哥才中了举,便要去参加会试吗?”会试不比乡试,难度大幅增加,顾云霄还年轻,完全可以再巩固巩固,等待下一届的会试,若是准备不足,贸然应试落第对人心理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错。”顾开祯应道,“我和你大哥商量过了,不管怎么样,下场去试一试,中了最好,若是不中,也当积累经验。今年开恩科,三月乡试,八月会试,等端午一过,你大哥就得启程了。”

    顾开祯这么着急让顾云霄去参加会试,也是存了一点私心的。顾云霄同辈堂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叫顾明宣,是顾开祯嫡兄顾开礼的长子,十七岁中举,二十岁中进士,惊才绝艳,世人皆称天才,如今在翰林院坐馆,前途无量。

    顾云霄今年才十九岁,若能高中进士,岂不是比顾明宣更具天分?到时定能让整个顾氏宗族都刮目相看,从而倾尽资源扶持培养顾云霄。

    顾云霁却有些不以为然,整个松江府本届共录取举人八十人,大哥虽说一次中举,可位列第三十七名,这个名次算不得高。全国数十个府,光是一届的举人就有数千人,再加上往届的,参加会试的人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而会试一次只录取三百贡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几,多少人考得须发皆白还巴巴地去应试,顾云霄想要一次得中,难如登天。

    心里虽这么想,顾云霁却没有讲出来。如顾开祯所说,反正顾云霄还年轻,经得起试错的成本,便是不中,也没什么损失,多下场积累经验,也有好处。

    父子二人就这么一边聊天一边往家走,在交心的过程中,顾云霁慢慢觉得顾开祯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离得那么远,和常人一样,他也是个爱护子女的好父亲。

    归家路短,爱子情长,短短半天,顾云霁和父亲顾开祯的距离已经不知不觉间拉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