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又怎么了?人家亲爹都没说什么,你倒先急起来了。”

    顾云霁被他这话噎了一下,有些不自在地瞟了徐承裕一眼,掩饰般地偏过头去。

    徐承裕将他的反应收入眼底,笑着捋了捋胡子,说道:

    “书华母亲早逝,她大哥又常年在外做官,我自然是要把她带在身边的。只是这鹿溪书院到底比不得旁的地方,我作为山长不好过于铺张,所以我既没有长随,书华也没有丫鬟,宅子里只有几个老仆服侍,人虽少,倒也自在。”

    一直没怎么搭话的程炎专心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此时他看着田埂上经过的又一批鸭子,疑惑地问道:“这一路上我都看见好几批鸭子了,还都是幼鸭,咱们这也没那么多湖泊池塘,养这么多鸭子做什么?”

    徐承裕闻言将视线投向窗外,果然看见不远处的田埂上,有一群正在觅食的小鸭子,一个个憨态可掬,看着十分可爱。

    他叹了一声,说道:“北方蝗灾肆虐,波及数个州府。这应该是本地的官员为防不测,提前让农户养了些鸭子,万一起了蝗灾也能及时吃掉幼虫,以作不时之需。”

    顾云霁神色一凛:“蝗灾会蔓延到江南吗?这些害虫的繁衍速度竟如此之快?”

    徐承裕摇摇头:“应该不至于,不过以防万一嘛,本地官员多做些准备也是好的。这已经入秋了,到了冬天天气一冷,蝗虫就不会这么活跃了。”

    顾云霁松了口气:“但愿吧,希望蝗灾赶紧过去,先把今年捱到头,等明年春天播种完毕,灾民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了。”

    “怕是没这么容易。”徐承裕眼中显现忧色,“这次蝗灾的波及范围实在太大,数以十万计的灾民在饿肚子,从全国调的粮很快就会消耗完,根本抵不了什么事。等到了冬天又冷又饿,他们在本地待不下去,很有可能会南下。”

    三人神情皆是一肃:“南下?”

    田地没收成,灾民们为了填饱肚子就会卖地买粮,但北方大范围受灾,粮价居高不下,失地的灾民无钱无粮,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迁往他地寻求生路。

    迁徙的灾民路上彼此成群结队,慢慢地就成了流民,而流民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极不稳定的社会因素,稍不注意就会纠集起来发生暴乱。

    江南富庶气候温和,是这些流民迁徙的首要选择,一旦这些饿红了眼睛的流民多起来,江南怕是不乱也得乱了。

    想到这,几人心情都有些沉重,车厢内一时间安静下来。

    半晌,徐承裕长叹一声:“只希望今年的冬天不要太冷,朝廷的赈济顶用一些,能够把这些灾民安抚下来,顺利渡过这次难关。”

    之后一路无话,马车的摇摇晃晃中,太阳越升越高,鹿溪书院的众人终于在正午之前赶到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