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白衣可是已经入试、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读书人才有的称呼。

    只不过看着对方领殡入城的这一番举动,朱橚的脸色不由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你既然是读书人,就应该知道,领殡入城、这可是在扰乱秩序。此罪虽是不重,却也能罚伱三年徭役了!”

    “你作为一个读书人,怎还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还有,出殡之日,死者为大。怎可在棺木和招魂幡之上写下冤字?你这是大不孝之举你知不知道?”

    朱橚的话声音不大,可是却充斥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让人听了之后,很难再有勇气直视他了。

    而这样的气势,让隐于人群中的楚泽和朱棣都不由点了点头。

    别的不说,朱橚至少气势这一块拿捏的很到位。

    “以前是真没看出来,老五居然还能这么气势逼人的。很不错看着快有大哥三成的气势了。”

    “不过..你以前不说老五以后对全社会贡献都不小的啊?现在他来当这个城主,会不会以后他的那些个贡献就没有了啊?”

    人群之中,朱棣看着端坐在马上,神色极为严肃,令人不敢直视的朱橚。

    他不由的用手推了推边上的楚泽。

    而听到朱棣这么问的楚泽却无所谓的笑了笑。

    “他之后做的那些贡献,主要在于重新编写了大部分医书,整合和修缮药方等”

    “但是在我看来,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好培养,但是一个发现并且治世人之病的人,却很难培养出来。”

    “就好比如今的周王,他如果是一个医者,能治一个人,十个人但是,他如果是一个敢于改政令,敢于开创新政,并且实行新政的人,那他的新政可能一次就能救下成千上万的人。”

    “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地之安!”

    “好啊。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不过.咱还是先看看热闹吧。”

    在楚泽和朱棣谈话间,前方的朱橚人已经跳下了马。

    并且带着人打量起了这一支出殡的队伍。

    老幼皆有、面色饥黄、身上的穿着破败、脸上的风沙气息看上去都非一时之事。

    粗糙的皮肤和有些浑浊的眼神,看的出来,这些都是常年务农,风吹日晒之人了。

    “把棺木和招魂幡之上的冤字都给本王去掉!有冤情,本王自然不会包庇,鸣冤者无罪,但如此对待身死者,这是不孝不敬!此事不可为!”

    “周鑫对吧?你留下和本王说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其他人继续出殡,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多谢周王殿下!乡亲们,摘去冤幡,出殡!”

    周鑫在听到朱橚的话之后,他万分感激的重重对着朱橚磕了一个响头之后,这才起身招呼出殡的队伍返回。

    而他自己则留在了原地。

    “你手中的这灵位?”

    朱橚看着依旧抱着灵位的周鑫,他的眼神微微眯了眯。

    这灵位之上分明写的是,逝者:赵三九之位。

    而如今抱着灵位的,却是个姓周的少年

    这事儿貌似有些不简单的样子。

    “回周王殿下,逝者并非周鑫至亲,此人名为赵三九,周鑫父母早年死于战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赵叔曾多次对周鑫有施舍救命之恩!”

    “今赵叔含冤而死,故而周鑫自是当以白衣之身状告之!”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周鑫当一人担责之!今日前来之乡亲,都是受周鑫之鼓动而为,还望殿下莫要牵责!生死,全由周鑫一人独当!”

    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