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中,亦是向朱祐樘求情地道。

    朱祐樘坐在书桌前,看着跪在地上的万安道:“万阁老,你安分替朕办事,朕不是刻薄寡恩之人,这个事情你就别掺和进行了!”

    “老臣遵旨!”万安感受到朱祐樘的关怀,亦是进行谢礼道。

    倒不是他想要站到弘治的对立面,但他心里亦是有苦衷。毕竟再这么查下去,其他官员难以自保,而他万安同样难以保全。

    他可以无条件支持陛下改革盐政,只是陛下真要一直揪着官员贪污的话,那么他恐怕是真要好好考虑家里老小的安危了。

    朱祐樘对万安还是有好感的,当即不容置疑地道:“下去吧!”

    “老臣告退!”万安是一个懂得分寸的人,便是起身道。

    李敏的案子其实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到整个文官集团的信誉问题。

    一直以来,在大众的观念中,太监是最贪财的人,外戚是乱国的祸根,武勋则是一帮不懂领兵打仗的草包,而文臣才是国之栋梁。

    特别在德行方向,文官集团一直以道德模范来标榜自己,亦是顺应着一种有德者居高位的主流观念。

    只是朱祐樘一改往朝的风格,在手握兵权后,并没有急于改革,而是将屠刀直接斩向了他们文官集团。

    李敏和谢一夔在朝野的名声都不错,一旦真查出这两个人都是大明的大贪官,那么对文官集团的信誉无疑是一种重创。

    朱祐樘面对百官纷纷替李敏求情,却是不打算进行妥协。

    若是刘忠派不成自己这个差事,那么他便再派其他人过去,他还真就不相信揪不出这个大明的蛀虫。

    “皇上,该用午膳了!”覃从贵由膳房那边过来,显得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朱祐樘没有想到已经中午了,却是头亦不抬地道:“撤了,朕今日没有胃口!”

    “遵命!”覃从贵知道眼前这位已经不是那位优柔寡断的太子爷,当即便恭敬地回应道。

    一旁的刘瑾倒是担心朱祐樘,但嘴巴动了动,却是不敢吱声。陛下做的决定,却是轮不到他来劝阻,似乎现在亦是无人敢劝阻。

    至于那位太皇太后,自从陛下那日没有当场同意赦免庆云侯后,却是没有再踏进乾清宫一步。

    午后时分,工部尚书贾俊到来。

    作为大明有吏以来第一位举人尚书,贾俊的外形条件还是不错的,浓眉大眼搭配着标准国子脸,给人一种正派的感觉。

    只是他的眼神明显有些活跃,总给朱祐樘一直大奸似忠的感觉。

    贾俊来到圣前,当即行礼道:“臣工部尚书贾俊恭请圣安!”

    “朕躬甚安!”朱祐樘今天的心绪不佳,显得敷衍地道。

    贾俊从地上起来,对朱祐樘直接询问道:“陛下,不知召臣过来所为何事呢?”

    “刚刚得报,神盾营的营地因何至今都还没有破土?”朱祐樘的脸色微沉,当即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出于京师安全和更大限度地发挥神盾营抵御蒙古的考虑,新营地选在离北京城北面约十里地的一处小山坡上,却是要在那里建一个土堡和营地大校场。

    只是事情已经过了几日,虽然他已经着令十二监从十二营中挑出三千精锐,但所选的营地仍旧迟迟没有动静。

    贾俊似乎早已经猜到朱祐樘召见的意图,当即便从专业的角度回答道:“回禀陛下,新营地设在北郊,离京师北门有近郊十里之远。只是想要按陛下所定规模,不仅要征役数千人,且还得筹备物料,加上要携带工人的伙食,另外还有诸多事项要准备,请陛下再给臣三日筹备,三日后保证破土动工!”

    这……

    刘瑾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