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越上演的扬州一日屠百官,而他本人在湖广更是看着刘大夏的家人被活活烧死。

    现在被授予如此要职,而且海外总督拥有的权势远非国内总督能够比拟,自然惹得很多文官眼红,所以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汪直拥有军机之才,今授职印度洋总督实是屈才,此事不得再议!”

    这些反对的声音自然传进天子的耳中,似乎想要动摇天子的决断,但朱祐樘态度十分强硬地表态道。

    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虽然他确实发现汪直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汪直对一些贪官污吏是真的狠,但对皇帝和国家还是拥有极高的归属感。

    在主持中南半岛局势期间,面对黎朝的余孽,他采用了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法子,导致黎朝的余孽不再敢生起反叛之心。

    只是对驻扎在中南半岛等地的军队,他表现出亲和的一面,亦是能够时时刻刻维护住大明王朝的利益。

    其实采用太监出任海外总督,还有一个好处。

    太监拥有更强的忠诚度,所以他们在海外可能经营失败,却不需要过度担心他们在实力壮大后自立为王。

    别小瞧人性的贪婪,一旦他们看到自立为王的机会,再忠诚的臣子亦不会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其他人的手中。

    何况,海外需要能力更强的总督。

    在国内,总督可以充当一个摆设。哪怕他整天无所事事,对整个大局而言,未必出现不利的影响。

    只是到了海外,这位总督不仅需要拥有出色的管理才能,而且还需要十分强劲的军事指挥能力。

    武勋出身的徐世英虽然最初亦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但现在的东海总督府已经成为东海的绝对霸主,更是占据了九州岛,而且持续着东极岛开采黄金矿的成果。

    虽然汪直是太监出身,但通过跟王越的威宁海一战,加上这些年在中南半岛的经营,早已经证明了他的军事能力。

    反观口口声声忧国忧民的文官,这些人写写文章还成,若将海外总督的位置交给他们,根本不指望他们能带来惊喜。

    正是如此,朱祐樘在力排众议后,亦是任由汪直出任印度洋总督,更是执行着一项十分重要的计划。

    一支由万人组建而成的舰队从马六甲进来后,便进入了印度洋,而后一路沿着印度洋的东海岸线北上。

    由于船上的食物和淡水充足,舰队并不需要在暹罗的港口进行补给,而是一路北上。

    “总督大人,不知有何吩咐?”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大步走过来,显得毕恭毕敬地见礼道。

    虽然汪直不被文官集团所喜,但在武将群体的名声其实很好。

    纵观这个太监的人生,堪称精彩绝伦。

    在少年之时,汪直便已经得到宪宗的重用,出任西厂厂督期间,疯狂地打击贪官污吏,导致文武百官闻风丧胆。

    第一次领军出征,打得建州女真哭爹喊娘。在跟王越联手后,更是敢于率军深入大草原,险些还杀了达延汗。

    文官集团好不容易将汪直斗倒,逼得宪宗将汪直下放南京,将他的官职是一贬再贬,让这位权监摔进了泥里。

    谁承想,刚刚登基的天子弘治竟然起用汪直,虽然仅仅是南京镇守太监的职位,但后来汪直亦是参与了诸多的大事件。

    从刘大夏的嘴里成功得知安南档案的匿藏之所,尽管消息被王增提前得知而被转移,但亦算是汪直的一个功绩。

    在出任中南半岛镇守太监多年后,如今又得到皇帝授予新的职位,以印度洋总督的身份亲率一万大明海军精锐。

    此时海风从西边吹来,掠起了汪直的帽带子。

    “林诚,你跟你的部下做好准备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