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看完信件上的内容,还有结尾处附带的实验安排和计划,以及对应资金需求表后,秦安国将信件重新还给了老人。

    老人接过信纸折叠起来放进口袋,开口问道:“你怎么看?”

    秦安国思忖了一下,谨慎开口道:“如果真能实现可控核聚变这项技术的话,我觉得我们有大力支持发展这项技术的必要。”

    老人点了点头,这个看法,和几乎这两天他咨询的所有专家教授一样。

    相对可控核裂变技术来说,可控核聚变能带来的东西更多。

    能源、材料、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但如果要继续深入下去的话,能源才是唯一的核心。

    就如石油,君不见围绕着它发生了多少的冲突,中东区域的动乱,几乎都是由石油造成的。

    而且,如果能源能够得到解决,材料和信息差一点,其实关系也不大。

    能源如果能得到解决,大马拉小车,都能一点点祖国各地全都变成适宜居住的地区,不仅仅是内陆,还有南海;甚至是头顶的月亮,都能建立起居住基地。

    思索了一下,老人接着开口道:“既然徐院士有把握,那咱们就要做好后勤工作。”

    “科学技术蔀那边做好准备,无论是科研人员亦或者技术方面,都要做好辅助工作。”

    听到了这句话,秦安国眼眸微微动了动,迅速恭敬的回道:“嗯,我知道了。我这边会做好准备的。”

    老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

    “关于ITER那边的,我这边收到了消息,一周后ITER那边将在卡达拉舍召开一场针对性的会议,米国可能会联合其他成员国针对徐院士手中的高温超导材料和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做一个指控。”

    “他们觉得我们从ITER那边获取了足够的技术,却没有按照公开约定向ITER提供高温超导材料和数学模型。”

    听到这话,秦安国皱起了眉头,忍不住道:“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且不谈栖霞可控核聚变工程并不与ITER工程挂钩,两者根本就没有关系。

    光是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和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是徐院士研发出来的东西,根本就不在ITER的约定范围内,这一点就足够反驳了。

    而且要是这样说,ITER中这些都在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国家,哪一个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工程?

    其他人不说,米国自己搞了多少个?

    光是惯性约束和激光点火的装置,就搞了好几个。

    除此之外,还有托卡马克装置、仿星器装置、球床、反场紧箍这些磁约束路线,几乎每一条可以走的路线,米国都走了。

    这么多的路线,可从来都没见米国拿出过多少技术给ITER。

    不仅没有技术,就连大家约定好的向ITER提供科研资金,米国都没有做到。

    这些年来,原本应该及时交纳的费用,米国一直都没有交纳。

    真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脸来带这个节奏。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干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面,看着有些气愤的秦安国,老人笑了笑,开口道:“徐院士之前拿自己的技术从日耳曼那边交易回来了破晓装置,对于这样爱国的学者,我们坚决不能让他受委屈。”

    秦安国点了点头,道:“嗯,您放心,我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随着高层的回复,与之一起下来的还有一笔两百亿的专项科研资金。

    资金到账,原本已经快见底的研究经费,也再次充盈了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