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为天下苍生,谋取一线生机。”

    宁平大儒开口,将自己的目的直接说出,甚至连后手如何去做都说出来了,可谓是无比坦诚,而且他说到最后,更是朝着宋知书深深一拜,正气凌然。

    敢问天下先。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先生大义。”宋知书朝着对方回礼,对于宁平大儒的言语,宋知书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正派的气魄。

    说句实话,这两位大儒完完全全可以直接将这篇经文吞并下来,两人联手去说这篇经文出自他们二人之手,可以说没有人不信。

    自己身处微末,毫无资格去争取任何,只能逆来顺受,但没想到的是,宁平大儒与古云大儒会来亲临太昊剑城,不止如此,还如此尊重自己的想法。

    光是这点,这个宁平大儒的品性,宋知书是敬佩的。

    故而他开口,说出这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之言,这是大学之中的一句话,本意便是说,君子会尽一切努力达到至善之境界,如今的宁平大儒正是如此。

    看得出来,宁平大儒这种人,为人正直,追求极高的精神,这种人必然在乎名节,也绝对不会去强迫他人,但为了天下苍生,宁平大儒做了最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违背自己的道义。

    因为他正在追求更高的至善境界,敢为天下先。

    一听这话,古云大儒顿时明白宋知书的想法,当下不由露出笑容,看向宋知书笑道:“多谢小友。”

    他感激宋知书,这份感激丝毫不假,不参杂任何其他利益情绪。

    “君子,本就成人之美,更何况成天下人之美,这篇经文,若能帮到天下人,实乃宋某之荣幸。”

    宋知书神色认真出声,这番话他没有丝毫做作,而是阐述自己的想法。

    读了大学,宋知书对这篇文章已经有了不同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字最为重要。

    当下,古云大儒与宁平大儒眼神当中纷纷露出惊色,他们身为大儒,怎可能感受不到宋知书是肺腑之言还是谎言?

    “宋小友有君子至善之心,老夫敬佩,凭借这样的品德,未来成就不弱于老夫。”宁平大儒开口,赞叹宋知书的品德。

    随后,古云大儒的声音响起,他望着宋知书缓缓出声:“既然小友有这般的品德,老夫也不隐瞒什么了,老夫欣赏小友天赋,有意收小友为徒。”

    “不过小友无需立刻给出答复,这段时间老夫会一直待在太昊剑城,若是小友不嫌弃,可来听老夫传道授业,若是小友觉得老夫学艺不精,也就当做个玩笑,若是觉得老夫有资格为人师表,再谈拜师之事,宋小友觉得如何?”

    古云大儒开口,他也直言直语,想要收宋知书为徒,不过他没有显得过于焦急,而是想要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效果最好。

    面对古云大儒这番话,宋知书十分恭敬一拜。

    “先生愿意收晚辈为徒,晚辈深感喜悦,只是拜师之事,事关重大,宋某需要好好考虑,不过晚辈的确有诸多困惑,还想要一一请教先生。”

    拜师之事,宋知书自然愿意,反正自己现在一穷二白,堂堂大儒选择自己,当真是有些高看,不过宋知书更加明白的是,直接拜师,利益性太严重了,这样不妥,需要接触一段时间,这样更好。

    “有何疑惑可直接询问,我与宁平大儒时间充裕。”

    古云大儒笑着开口,同时让宋知书落座下来询问。

    宋知书想了想,将自己的一些疑惑稍稍整理一番,随后开口。

    “学生有四个疑惑,还望两位先生赐教。”

    “其一,圣人坐化,天下大乱,乱在何处?有多大影响?”

    “其二,儒家境界,对修士有何帮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