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挺好挺好,这一下子多种了三亩多呢,白多收上千斤稻谷呀,够一家子吃好一阵了!”

    没想到,闵家的好运气不止于此,第二天,他们一大家子又又又在田里疯狂栽种!

    还有人特意跑去看。

    看那成堆的秧苗, 大伙儿目瞪口呆。

    这不得又能种上三亩以上啊。

    “你们家这到底是上哪儿弄到这么多秧苗啊!”

    闵向明这回终于说了实话,“就是山里找到的秧苗嘛!”

    “山里还有秧苗?怎么可能啊!”大伙儿目瞪口呆

    闵向明早想好了话说,便笑道:“是真的,前几日我家孩子不是跟闻小公子一块儿进山打猎吗?就是在山里找到的啊。”

    众人:“.”

    “还能这样啊!”

    “这种好事儿都能叫你们家遇上了,可真行啊!”

    “可不是,你们家真是运道来了呀, 好事儿一桩连着一桩。”

    感慨羡慕惊叹之余, 众人忙又问是哪个山里头?这种新鲜稀罕事儿,大伙儿想要去看看是什么样的。

    闵向明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秧苗自家已经快拔完了,等这些人找过去,也妨碍不着自家了。于是便说了地方,又提醒了几句:“那片儿荒芜,野兽挺多的,那天闻小公子他们还碰见野猪了呢,远远的避开了,若不是迫不得已,我们也不会去那拔苗,你们要去看便去, 不过要小心.”

    “那是那是!”果然便有人迫不及待的跑过去看热闹。

    虽然自家的田已经种好了, 可是, 那是水稻秧苗啊,要是看见了, 怎么着也得拔回来。

    别管拔回来干啥,反正不能在野外浪费了

    这是庄稼人最后的倔强。

    然而他们想多了,按奈不住好奇真的花两个时辰过去看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到的时候,也没有秧苗剩下了,蒋氏婆媳和闵四郎差不多全部拔完了。

    就只剩下那么一点儿,谁也不好意思下去跟闵家抢啊不是?

    毕竟闵家要来有用,别人要了也没有用啊。

    倒是陶里正的六堂弟家的儿媳妇刘氏和两个妇人也跑过去看稀罕,见状来了一句:“哎你们怎么全都拔光了呀,也不给我们留点儿!”

    惹得蒋氏婆媳好不无语。

    这话可真是好笑。

    留给你们干什么?这你们也要要?

    旁人虽然捞不着水稻秧,可在附近转悠,倒是采摘了不少红菌以及其他的野菌回去,也挺开心。

    后来时不时的,便有村里人结伴往那一片儿山里去转悠,此是后话。

    因为这事儿,满村里齐齐震惊,无不羡慕闵家好运。

    不知是哪一个善于联想的,又夸起敏敏来。

    “你们有没有发现?自从敏敏那丫头的病治好之后,闵家就好运不断呀!那丫头可真是个福星!”

    大伙儿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呀。

    闵家以前哪有这种好运气?现在呢?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采了值钱的大灵芝,买的旱地偏偏开出了泉眼让旱地变水田, 没秧苗眼看要误了耕种时节居然从野外发现了一大片

    还有还有,他家时不时的就会猎到一只野鸡野兔或者山獭之类的野味儿解馋。还跟闻小公子关系那么好

    可不就是一连串的好运呀!

    “若是今年闵三郎再考中个童生,哎哟,那可真是了不得了呀!”

    众人纷纷称是,又有人笑着夸赞:“闵家三郎是个齐整孩子,见了人便笑眯眯打招呼,是个懂礼的,没准真有大福气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