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自天佑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天佑朝吏治败坏,各制度的破坏使得天下百姓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其中以盐课尤甚。

    天佑三十三年,江宁府府尹李郢被下狱,凡与李郢有过交往的一百余文人,皆被收执下狱,污为党人。

    天佑三十四年, 都乌等朝臣上表为李郢申理,李郢与“党人”们虽获释,却被勒名于府,终身禁锢不用。

    这次的党锢之争,以牢脩告奸为导火索,两王一侯的争端彻底搬上明面。

    ——记《天佑史书》延和癸卯年丙辰月

    辛亥年

    壬辰月(五月)

    朝廷先后给百姓带来了两个不好的消息。

    第一个是加赋。

    加赋的名义是辽东战事紧急, 军饷不足。

    每亩加赋三厘五分。

    一文=十厘

    虽说这种是临时性的,事毕即止。

    但这战事会维持多久,百姓岂会知道, 只知道大家又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第二个就是粮价涨了。

    有战事,物价就会上涨,其中当然就包括粮价和盐价。

    粮铺里的米价一夜之间涨至十五文一斤。

    盐从三十文一斤涨至五十文一斤。

    目前都还有上涨趋势。

    这个消息对游学的四人来说人非常不好。

    他们不能再在长留村待着了。

    五月二十三

    宋欢四人整理好了物什,同高叔一家以及里正辞别。

    阿弟对着高三郎说道,“你看好我种下的那一片番麦地,它们若是能在七月上旬成熟,你们就能种第二季番麦。”

    高三郎很认真的点头,“我会的!你放心!”

    事关肚子的问题,他不会马虎的!

    高三郎不放心说道,“现在外面乱得很,你们还是赶紧回家去吧,不要再在外面了。”

    阿弟点头, “我们会的!”

    阿弟虽然这么说,但其实他们出了长留村之后并没有往阳江府的方向去, 而是继续前往丹阳郡。

    加赋这个问题影响不到宋欢一行。

    至于粮价上涨,他们当下还能承受,毕竟不是受灾, 粮价上涨不会太过疯狂,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出现,但是这取决于战争,就目前来说,南方受到的直接影响会比北方小。

    再说,丹阳郡有盐场,不知道那里会不会受到的影响少些。

    而且,他们都已经到了会稽郡,不日就能到达丹阳郡。若是就此返回阳江府,那对傅渊之和阿弟都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阿弟已经决定和傅渊之一起进京赶考,那么他就得在明年一月之前回到阳江府进行乡试,今年十月,他们就得回阳江府了。

    如今还有五个月左右的时间,与其现在回阳江府,还不如到丹阳郡看上一看,体察一下这次战事间接给各地百姓带来的影响。

    与其听别人说,不如自己亲身去体会来得深刻且真实。

    盐税属于工商税收。

    太祖称帝时,立盐法,实行征税制, 令商人贩卖,税率为二十分之一,所得盐税以充军饷。

    待天佑朝建立后,实行专卖之制。

    天佑朝盐的产制,制盐民户称灶户,按户计丁,称盐丁。

    按丁规定产盐定额,也称为正盐。

    正盐之外所余之盐,称余盐。

    天佑朝初年,为鼓励盐的生产,朝廷注意优恤灶户,给灶户划拨草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