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零八年这一批人呢?

    有幸上了高校,毕业后面临更加残酷的社会碾压。

    尤其那些本不该上高校的学子,出了校门绝对是搞笑的。

    至于季东来和少数人来说,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将是精英,因为足够清醒。

    从大学的选专业到后来的创业提前吃苦,一些高中时期非常优秀的学生,报考专业的时候没有人给与足够的指导,最终胡乱选一个‘高大上’的专业。

    当毕业或者快要毕业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选的专业除了名字‘高大上’,其余的就是个符号,因为你能干的事情,不学这个专业的人经过短暂的培训立马就能干。

    而且他们在你的专业之外还会一个专业,市场还会要你这个专业的人才就见了鬼。

    这种情况针对于广大来自农村的学生尤其严重,不会选专业就跟不会选媳妇一样。毕业后进入职场也和进入婚姻一样,清醒的人虽然也经历坎坷,但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和职业共同发展。

    浑浑噩噩的人,除了能够积累坎坷的伤疤,无他。

    看着面前找工作的人群,绝大多数人眼睛里根本没有光芒,还有人闪烁着迷茫,少数人扎堆在一元制造为首的这些大企业,选择和企业一样经历风浪,最终成为精英。

    “是啊,这次国家面临的挑战不小,这次上面给我们的任务也不少。按照我们的规模,至少招聘一百名应届毕业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消化的掉。”

    “如果我们的计划顺利,在米国的工厂能够顺利开。下一年会消化掉一批人,不然都很难。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吸收一部分非九八五,二一一的学生。送他们到液县那边,我们的牧业需要很多人才。”

    “黑龙江的农牧业是全国首屈一指的,这里有很多大学都是为了这创办的。我们光是指望工业来说,这并不是企业最优的资源配置。几万头奶牛,需要兽医和维护人员很多,季总您说呢?”

    辛丽那边主持的差不多,把具体工作交给了手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