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胡丽娟就姓季。

    季东来为自己牺牲了很多,也不枉自己深情一片。

    “谁在乎他们的那三瓜俩枣,就一个年限,液县还是太差了。工业根本没什么可以投资的,没有工业哪里能富裕百姓?我的那些朋友都去了,考察了可以投资的一切,在周围的县城都比在液县要好得多。”

    “你从那边早点出来,我的那些朋友也好撤出来。工业上,不赚钱就是赔钱。在液县,这帮人赚不到钱。粗加工和简单地工业门类,根本无法做到各种兼顾。”

    “别个不说,想要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的五金店,投资至少需要千万级别的。只有有了这种规模的店铺存在,我们一元制造这种规格的企业才能入驻。”

    “不然缺少一个零部件要等七天,我们这种规格的国际型企业是等不起的。有时候一天的违约金就有十几万美金。赚这些钱不容易,但是仲裁下来的罚款丢下去很容易。”

    “所以,我说真的,过了这一届不要再干了。够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投资了就是打水漂……”

    一个女人怀了自己的孩子,和没有怀孩子是两个概念。

    尤其这次合成氨项目上面,胡丽娟坚定不移的站到季东来的一面,季东来彻底和胡丽娟之间家里了绝对的信任。

    趁着这次回家的机会,季东来把所有的心思和对方说了一下。

    按照季东来的计划,胡丽娟擅长管理,从液县出来后,全家都到中亚。那里是东西的要冲,从长远规划来看,需要组建和筹备的东西很多。

    别个不说,这次经济危机下,国产重型运输卡车将会是白菜价。

    在中亚那边的运输费用还是很贵,但是燃油便宜的要命。直接投资一个运输公司,本地人挂名,自己控股。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产业都需要渗透。

    至于矿山还有那些绝对能够让人眼红的产业,季东来暂时都不会涉猎,避免类似合成氨和油井的事情发生。

    胡丽娟静静的听着,季东来说的事情对方不是不知道,只不过对方心里是真的放不下液县的百姓。

    中线公路没修通之前,县里的百姓售卖蔬菜需要担着担子,挑着翻过十里大山。到地方菜品都蔫吧了,靠近筐底部的蔬菜都熟了。

    现在有了中线公路,人们乘坐着各类交通工具直接从南到北来回穿梭到隔壁县城卖菜。直接结果是三个县的菜价都下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