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项目交给那些想要创业,不得其法的人。每年赚个百八十万,这帮人做梦能够笑醒的。

    再说标准件制造行业,论斤称的螺栓,螺母,弹簧垫,这些东西每年耗费的能耗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于阶梯能源价格的工厂来说,也是完全不划算的。在国外,天然气几乎不要钱,再加上季东来有自己的燃气田,挪出去,降低成本,降低功耗,何乐而不为?

    低利润必须低成本管理,纳入集团化管理,只能让企业最终变成那种臃肿不堪的企业,没有竞争活力。

    “东来,你忽然这个决定,咱们大家没有准备,是不是缓一下?”

    经过季东来的分析,赵树影也觉得有道理。

    只不过很多东西,要和辛丽那边前期打招呼,毕竟执行和具体的做工作还是对方。一旦辛丽脑海里想点别的,对于公司的团结和稳定是不好的。

    “不用,给你们半年时间,和辛总那边多商量。发动企业自己的力量,把这些事情做成。现在的经济形式这么好,估计有很多人会支持这个决定。”

    给职业经理人压力,就一次性给够了。

    辛丽现在的工资在国内来说不说名列前茅也差不多,有很多事情对方需要适应,季东来也不多废话。

    赵树影知道季东来决定了就很难修改,只能默许了这件事。

    至于辛丽和菲利普那边即将打官司这件事,季东来压根一个字都没提,赵树影知道季东来这是在考验辛丽,因此也选择了沉默。

    “瘦身?季总真这么说?”

    当赵树影把季东来的决定和辛丽陈述完,辛丽那边眼睛里也全部是震惊。

    年终核算月,季东来做这种决定着实让辛丽有些意外,不过想想也是合理,毕竟今年核算完毕,如果瘦身,明年一月就开始。

    很多职工需要重新签订合同,明年的隶属关系就要重新界定。

    按照季东来的要求,现在国内的很多项目都已经属于不再适合集团国际化要求的,其中就包括转向泵公司。

    当下对方在乌兹别克的企业勉强能够符合季东来的要求,因为来自欧洲的订单逐渐增加,这会让对方没有后顾之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