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也能够用到这些产品。在那边打一个样,我们弄不好后续就能够把这些线卖到全世界,你说呢?”

    视频会议开完,辛丽揉了一下眼睛,赵树影那边也开始泡咖啡。

    季东来嘴巴动了一下,理论上的确自己在国外可以应用这套设备。至少高填充物料能够降低PE的用量,包装膜什么最值钱?还不是PE。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整个欧洲那边禁止塑料使用,自己的合成膜能够把碳酸钙使用量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正好符合欧洲的法律。

    现在薛涛那边把欧洲市场打开了,纪亮一旦把整个欧洲的市场跑赢了,合成膜无疑将会是最好的推介。

    “嗯,好主意。那就让设备制造车间弄一条线出来,我们在中亚投资一个厂,这不是个小事。你那边有没有哪一个州想做这种环保项目的,给我们的项目做一个好一点的形象,这条线让技术中心那边进行简配。”

    “初期弯盟设备做的太傻了,我们不需要这样,后期设备研发要有自己的思想,没必要做太多的那种无畏的设计,一元制造发展到现在,我们该赚钱了。”

    想到合成膜设备,季东来就对弯盟有意见。

    在季东来的口中,这是一个售卖钢铁的钢铁公司,而不是设备制造公司。

    设备一个部分重达十几吨,这是干什么?简直开玩笑了!设备功能性达到了就可以,没必要进行那些无畏的设计。

    “东来你还记得AH天翔的那个项目么?”

    季东来正在喝茶,辛丽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季东来微微一愣。这个项目季东来有印象,当初季东来是让顾琴过去投资的,只不过对方的老板已经和弯盟达成了协议。

    后期施工整个项目差不多四点五个亿,顾琴报价是三点二个亿,对方的采购经理最终还是选择了弯盟。

    无论技术层面还是其他层面,季东来都感觉自己没有劣势。

    按理说这项目在该量产了,季东来不明白辛丽提到这个项目是什么意思。

    “现在天翔和弯盟在打官司,天翔的老总对弯盟索赔九个亿,弯盟聘请了国际知名律师,两家调节了四次了。天翔把索赔降低到了二点一个亿,整个项目对方正在售卖,我通过内部人知道,这个项目基本上就这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