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工人的岁数都偏大,到哪里用的都少了,去欧洲?签证给你都费劲。

    三百美金一个月,这帮人吃不完用不尽,算是高工资。

    本地工商部门对于外来商人有各种限制,但是在‘钞能力’的加持下,一下午所有手续全部办完,从此这家工厂直接变成了一元制造零件制造部,暂时牌子还没变。

    第一时间,季东来给由三福下了命令,涉及到卷筒,机械零部件加工,以及各种工厂内无法完成加工的零部件,全部来这里做。

    “太好了领导,终于有咱们自己的地方了,这帮本地人找来的那些加工地点,弄回来东西不是有问题就是特么偷工减料,我马上给你那边下单子。”

    季东来在这边来了这么一笔投资,由三福最高兴,这证明季东来坚定不移的走出来了,自己是对方企业走出来的排头兵,季东来忘不了自己。

    至于吉扎克的工厂,季东来本来就是股东,放在自己工厂内干活没毛病。

    工厂内涉及到七个烟囱卷筒,光是钢板就用了十吨。

    招呼翻译找车,当天晚上钢板就送到了怒酷儿,大乌龙本来以为季东来吹牛,暗地里已经开始找工作,看了图纸知道是个大买卖,赶忙组织工人开始生产。

    除了卷筒焊接以外,还有一些机械加工零部件,对方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整个工厂开始运转。

    事实证明,工厂的活力必须依靠订单撑起来。

    伴着玻璃棉厂源源不断的订单过来,大乌龙那张脸也不在严肃,偶尔也和季东来开开玩笑。

    票子都是真实的,季东来的工厂做出来的东西,由三福那边基本上不还价,只要比其他工厂报的价格低一点就可以,这都在由三福的各种文件里面。

    至于发票?开玩笑可以,开发票?这里基本上都没有发票。

    “季总,我们电梯工厂的设备是不是可以运过去一批了?反正都有了基地了!”

    把购买工厂的钱打过去,辛丽直接提起电梯工厂的计划。

    所有的东西,现在都是赶早不赶晚,更何况设备早点过来,对于整个外出投资计划是一个促进。

    “做装箱计划吧,设备开始做,然后等待这边的通知!”

    早晚都得出来,有辛丽在国内坐镇,季东来一切都可以放心。当下对外输出是重中之重,在怒酷儿季东来呆了足有一个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