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剩下的我来跑,没想到今天能够有这么大收获,老哥你们千万别着急走,咱们本地有老多东西可以玩的……”

    水旱码头,多大的买卖,一旦拿在手里,想不发财都难。

    陆鸣频频给季东来那边敬酒,至于酰长城,本身就很少喝,只是听着。

    一场酒下来,陆鸣喝了半斤多,季东来两人这才返回酒店。

    “标准件价格那么低,利润很大么?”

    两人一个房间,洗漱完毕酰长城这才询问季东来。

    “利润很小,但是周转快啊!现在什么设备都需要标准件,今天进货明天出货。一个赚三毛钱,成本也可能就是五毛钱。一个月周期来算,这五毛钱在整个循环里周转了十二次就是三块六毛钱。”

    “所以,看似标注件是一个小买卖,实际上买卖不小。和那些大型设备相比,这才是发财的王道,但是门槛太低,一旦有心人发现了里面的利润,就会扑上来,所以我也在做成套设备。”

    “别个不说,炼胶设备一条线的制作周期是半年,造价一千多万,利润也相当,综合算是一般的利润,可是施工周期综合算起来是一年左右,和标准件比起来还是低。”

    “所以,我现在基本上就是在用低端产业养着我的高端产业。一元制造发展到现在,真正的核心科技实际上只有橡胶件和炼胶设备,而且还是仿制,但是不妨碍赚钱。”

    吃着本地水果,季东来给酰长城起了一瓶啤酒,这才开始敞开话匣子。

    酰长城第一次听到这么确切的数字,作为工科的精英,酰长城很多时候精力不在这里。

    “这么说仿制比自主研发赚钱更容易!”

    坐在那边,酰长城不断思考季东来的话,表情慢慢严肃。

    “没错,就拿弯盟设备来说,他们研制了至少五年时间了,到国内来说仍旧不成熟,但是我们引入了。”

    “我手下大工程师发现了里面存在的大问题,然后我们改进了。现在整套设备几乎是完善的,但是没有他们十年的研制我们是没有改制的机会的。”

    “十年研发,费用至少投入上千万,我改造投入几十万足以了。现在这套设备我完全可以注册专利,最起码有实用新型。当然这还是在我守规矩的情况下,如果我不吱声,就在那边闷声发大财,他们谁也没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