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设备贴上了一个德国厂家标志就是先进,这个理念是错误的,我李明以我的前途作保证,一元制造的这套设备绝对能够满足我们公司的需要。」

    面对领导的诘问,李明几乎是斩钉截铁,集团领导盯着李明足有五秒钟,接着点点头。

    「好,你先准备资料。」

    想了好一会,大领导最终决定相信李明。

    高材生,平日里做事情一丝不苟,理性和党性都足够,集团领导挥挥手李明退出。几分钟后,对方给国内开始打电话。

    「一元制造的详细资料给我一下,我要最详细的,包括他们什么时候诞生的,做了什么重要的工程,有没有和我们国企合作过的项目,最好把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给我。」

    给自己的秘书打电话,集团领导背靠着沙发。

    闭上眼睛,对方目光里都是这些天受到的白眼。虽然作为买方,但是涉及到设备的采购,主动权却完全不在自己手里,这种待遇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设备和生产方式升级改造,这是国家级的,谁也不能拖。但是资金有限,又要采购设备,又要进行产线的改造,还要考虑到后续产线升级改造。

    以前退休的领导正是没有考虑这些问题,才把问题留给了自己这帮人,自己这帮人不可能再穿新鞋走老路。

    老外的设备号称先进,但是如果不能够继续升级改造,只是一锤子买卖,那么将来又会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作为工业方面的领导,对方压力非常大。

    怎么一次性的解决二三十年的问题才是这次采购的关键,只解决眼前的事情,这种经营方式必须改变。

    尤其李明所在固安的这家工厂,被领导寄予厚望的地方,绝对不能每隔几年就以升级改造的名义换设备,那会给兄弟企业带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各种信息在脑海中穿过,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领导好一会才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