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的博士,专攻材料学。

    从贾茹和曲波手里接手高强度尼龙绳项目,研发中心的人都不看好,毕竟这还一个几乎没有太多参考的东西。

    贾茹和曲波在研发中心的水平根本达不到,走的时候也没能拿走太多的资金,所以对冯春宝也没有很多的给予。

    也恰恰是这种条件让冯春宝开阔了思维,避免了两人的死胡同。

    借鉴碳纤维结构,朝着纳米材料方向转向,接着在关键材料方面引入了硅链,这一创举在国内外都是少见的。

    “东来,你知道我们在新材料领域有诸多的限制,你们研发中心的这个产品我们检测了,已经完全的打破了国外的封锁,技术方面,我们希望你们能够和国家贡献,国家不会忘了你们的突出贡献的……”

    冯春宝兢兢业业在实验室里面做研究的时候,季东来已经被图教授招呼进入首都理工大学,办公室里面,图教授少有的脸上出现笑容。

    但是对方此时心情确实非常忐忑的,因为看似简单的一根绳索,里面的科技含量可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光是制备路线上的优化和新探索,在科技领域来说至少需要五十年,季东来的研发中心碰巧在这个领域获得了先机。

    下一步的方向究竟对不对,还是需要大量的论证以及补充,有一点可以肯定,季东来研发中心在硅链的研发上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绝对的前列。

    “技术可以共享,人才绝对不给。我刚给了核心团队五百万,看似是一个团队的功劳,实际上是我们研发中心的整体贡献。”

    “这几年,我从世界各地挖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这帮人给我们的这个团队打辅助,最终才有了现在的研发成果。”

    “图老,您知道搞科学这东西,尤其研发这东西有多难。一个分子链能够决定很多东西,我们现在的这点成就实际上是跨学科的综合应用,我们学校里面很少有人更能够做到这点,大凡有一个这种人才,我都要养活着,绝对不给外界一点分享。”

    面对图教授,季东来这次并没有那么客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