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完成日常的炮击测试,等开始移动了,才把他喊起来。众人用大车在两侧、炮车在中间的阵型,缓慢前进。

    这回,他们在队伍里还多带了两辆壕桥,就是架桥用的大车。因为所谓“平原”地形实际上根本不平,在野外战场,遇到各种坑、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上次演练的时候,郭康就对一条自然土坡估计错误,导致一门长炮直接翻沟里去了,事后找了好几头牛,才给拉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步兵骑兵可以直接走过去,炮车却很麻烦。有时候还能绕过去,有时候却太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在土沟上架桥过。

    壕桥的载重能力、跨度、本身的机动能力,当然又要经过一番测算。郭康提前做好了准备,但现场依然忙的不可开交。

    郭康现在还没有常设幕僚,基本上什么都得自己亲自算。总算把炮车送到目的地,并且及时开火打靶之后,他才松了口气,然后感觉自己比李玄英还累。

    他派人去通知塔楼那边,说演练结束,大家可以下来了。

    狄奥多拉见他有些疲惫,只是还没来得及安慰他几句,朱文奎也拿着个不知哪里掏出来的本子,自顾自地走过来,见面连招呼都不打,就开始和郭康对数据。

    狄奥多拉颇有些不满,但两人一门心思都是大炮,暂时没空管她。

    朱文奎对于郭康的火炮搭配提出质疑,认为就不该让大炮和小炮一起行军,这样太拖累速度。

    郭康认为,不同射程和大小的火器搭配起来才更合理,但朱文奎认为,带不上战场的武器等于不存在。野战不是攻城,与其用一个射程三里、行动需要一小时的重炮,不如带一个射程一里、行动需要二十分钟的轻炮,然后推到敌人面前去。

    至于重炮,就不用考虑让它走太快,留后面和敌人互相吓唬就行。朱文奎认为,这种武器主要起的是心理作用,在野战中,实际杀伤能力很有限,基本就是碰运气。

    它最主要的效果,是让士兵产生“我们也能还击”的想法——因为挨打不能还手是个非常打击士气的情况,哪怕造成不了多少伤亡也一样。除此之外,不需要考虑太多了,因为按照计算,整场战斗下来,重炮的杀伤能力是远远不如前线轻炮的。

    郭康对此不能接受,认为他的算法有问题,没有考虑位置对于炮兵发挥的影响,而且低估了重炮真实的杀伤效果。

    两人于是开始现场重新算,让狄奥多拉根本插不进话。

    更糟糕的是,让娜骑着猪,不知道又从哪里绕回来了。

    她说,刚才她找了个高处,一直在看这里的演练。虽然之前没算过,但她看起来悟性很好,自己就能总结出郭康的意图,估计大概的结果。所以,她也顺利地直接加入讨论。

    为了方便描述,她把狄奥多拉推到一边,开始在地上画示意图。

    狄奥多拉试图也加入进来,但让娜嫌她碍事,还说努尔哈赤都比她懂炮兵,让她先在一边呆着去。就这样,成功把她挤开了。

    狄奥多拉气急,但她是真的不懂这些。而且郭康现在,确实是很忙的样子,甚至都没时间和她说话了。这时候强行打断他,恐怕反而会让大家不高兴。

    这时,李玄英打着哈欠,从旁边路过。

    狄奥多拉回过头,发现大家都很忙,连杰士卡队长和泽里克修士,都在战车上爬上爬下,检修器械。

    狄奥多拉越看越气,于是转身训斥李玄英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