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一类,我们可以看下一层。”郭康继续道:“在东北,漠西,南俄,和中亚北部这里,还有一类较为肥沃的地方。”

    “这些地方,有些是气候不太好,有些是开垦力度不足。总之,农业的比例已经很低,最多只能作为副业。但草场相对繁盛,可以设置相对长期、稳定的营地。这种定牧区域,能养活一定规模的牧民集团,因此也是草原上的重要力量。”

    “最后,就是最穷的地方了,也就是草原的核心区域。”他在地图中间圈了一圈:“这个地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区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草场没法承载足以养活部落的畜群,所以只能在各个草场之间频繁移动。因为如此,才被称为‘游牧’。”

    “咱们这边,常年农耕的人,很多人都是一辈子没见过草原的。他们的决策,不见得切合实际,所以我才专门给大家说这些。”他指了指漠北地区。

    “比如这种地方,所谓草原,并不是一整片漫无边际、各处均匀的草地,而是有明确的分布区。即使在最正统的‘草原’上,能够养活大部落的,也只有几处水源充足、草类繁盛的草场。”

    “因此,这些部落之间的冲突和仇杀十分频繁,如果不好理解,你看农耕区是怎么抢水的就知道了——在生存环境恶劣的草原上,这种矛盾还要更加激烈,造成的冲突乃至战争,也频繁的多。”

    “草原上的很多东西,比如文化,比如组织,都是这种环境的产物。”郭康最后说:“比如为什么很多时候,他们会产生一位大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汗会依靠暴力和权威,控制、调解这种无穷无尽的冲突和纷争。”

    “不止中原人希望统一,法国人希望统一,连草原人也一样的。因为一个大汗总比几十个酋长好,这个道理,有切身体验的牧民都不难明白。”

    “而大汗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带领各个部落的牧民们,进行贸易、抢劫,以此弥补草原上物资不足的先天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