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教会人士认为,这正好是送上门的敌人。实际一点来说,有这种临近的外敌也不是坏事,因为这也是渡过现在困难时期的机会。

    一方面,现在很多教徒和基层教士,对教会的腐败颟顸颇有不满,但事情总有轻重缓,更危险的外敌,能让这些人暂时放弃抱怨,先对付敌人,给教会一个缓口气的机会;另一方面,阿维尼翁事件之后,教会内部的分裂也很严重,组织十字军对抗外敌,或许是个弥合分裂的机会。为此,教会和法国、神罗的诸侯们都进行了联系,号召组建“蒙古十字军”,得到了积极回应。

    而这件事,当时就被威尼斯人得知,然后立刻把情报卖给了紫帐汗国,让他们得以提前很久,就做好了准备。

    相反,与此同时,很多欧洲贵族对紫帐汗国的情况还是两眼一抹黑,甚至还认为,他们这个汗国,就和近二百年前的蒙古人一样,是一群游牧民组成的军队。

    实际上,从事后的调查看,大部分人完全不了解现在的紫帐军队状况,也不知道当年的蒙古人是怎么打仗的——他们实际上瞧不起那些难民一样的东欧土贵族,也不愿意翻当年教士和商人们留下的记录。

    十字军的主力是一批精力无处发泄的法国贵族。这时候,英法战争最激烈的阶段刚刚过去,但伴随着反击和收复领土的成功,一大批贵族和骑士也变得无所事事,眼看又要开始劫掠和阴谋反对国王的日常。因此,国王也巴不得他们赶紧远征去。

    在宫廷的撺掇下,几个大领主带头参股了十字军。一些德意志诸侯也参与进来,试图分一杯羹。

    曾经的震撼已经过去太久了,更别提基本没见过蒙古人的法兰西人。在现在这些贵族的印象里,所谓蒙古军队,就是一群骑着小马,穿着破皮袍子的野蛮人,靠着莫名其妙的繁殖能力,积累了数不清的数量;又因为头脑过于简单,只有野兽般的本能,因此反而显得蛮勇。

    得益于这两种优势,他们才能战胜那些本来就同样野蛮而愚蠢的东欧人。而这个蒙古十字军,顾名思义,肯定就是去打这种敌人的。

    那些东欧流亡贵族,也并不是不努力。相反,他们一直在竭尽所能,积极组织武装,希望能赶紧打回去。只要有机会,也乐意主动给十字军带路,提供有价值的消息和建议。问题是,心高气傲的西欧贵族,根本不屑于听他们这些败军之将的意见。

    法国人在这方面一向很自信,何况他们这会儿确实是兴盛期。哪怕少数喜欢动脑子的人,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

    按照他们的理解,草原军队里头最麻烦的,就是苍蝇一般的骑射手。但是,根据和英格兰人战斗的经验,现在的战争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据说,在克雷西之战的时候,英格兰人还能用那种硬到离谱的弓,射穿骑士的锁子甲。但10年后,面对装备了铁甲衣的法国骑士,长弓基本也丧失了作用。而现在,又是几十年过去了,有条件的骑士都开始穿板甲了。草原人的弓箭,也早就是淘汰产品了。

    因此,很多人都深信,“骑射无敌”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是“板甲无敌”的时代。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给战马也增加一些防护,免得他们对着马下手。

    一万多人的十字军主力从法国出发,一路又吸引来不少人加入,最后膨胀到了将近四万人,但军队也随之变得臃肿、混乱。长长的队伍里,不但有各个大领主的正规军和东欧贵族的武装,还有不少想着一起发财的匪帮和小领主,希望重振信仰的狂信徒,以及闻风而来的大量商人和服务人员。

    预支给承包商的补给费用很快耗尽,虽然一些冷静的贵族还是希望整顿秩序,但没有了钱财,几家大商会都拒绝再送后勤物资过来,哪怕以天父的名义来赊账都不行。十字军很快散开,各自去行军路线周围劫掠,指挥人员也只能尽量约束他们别跑太远,行军的路线因此从一条“线”变成了宽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