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所以,这边确实没多少机动兵力。”

    “我们成功之后,各地都有人开始响应,官府自顾不暇,省里更抽调不出能出城野战的军队了。朝廷估计是得到消息之后,才从其他地方调兵回来。登州、莱州的兵力,其实也不足。所以,真正的主力,还是从北平都司那儿南下的。”

    “那就是燕王的兵了?”王大喇嘛问:“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第一批来的是真定府的兵,实力也差不多吧。但所谓实力,本身就是很复杂的东西,很大程度是临场发挥决定的。他们没有省里的兵当初那么慌,所以就不太好打了。”唐赛儿说。

    “而且当时,俺们这边的人,都兴奋过了头,纷纷主张要打出去。俺只是根据盟约,公推的头领,打大战的时候,他们害怕官军,还能听一听俺的。到这会儿,好多人以为赢了一场,暂时安全,可以出去抢地盘了,俺就根本管不住他们了。”

    “明教的人跑去打安丘县城,结果没打下来,就跟人家杠上了,劝都劝不走。白莲教内部都有不少人不听俺的,非要下山再去打益都。还有些人,倒是不想出击,但他们觉得朝廷已经吃了大败仗,估计不敢来找事了。正好一个月不到就得开始春耕,大伙也可以回家准备去了。”

    “反正,不是觉得能一口气打下全省的,就是光想着散伙回家种地的——俺都要给这帮货气死了!”

    “所以,朝廷来了兵,还是件好事。起码,没人敢继续作死了。”她摇摇头:“俺急忙召集大伙回来,再回到山区。真定兵也没有继续前进,就在原地扎起硬寨。俺们几次挑战,都没能占到便宜。”

    “不过这时候,他们那边又出现了新的旗帜、仪仗,是北边来了个大官——大官么,心思是什么样,俺们可就清楚了。那之后,俺让每次出去挑战的人,都比上一次更弱点。最后一次,俺穿上女子的袍子、长裙,骑马带着一群老弱,去他们营寨周围转悠。营地里的兵都出来看热闹,俺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这是要示弱?让他们觉得这边已经用妇人凑数了?”彼得神父问。

    “是,而且他们已经知道,这边是个仙姑在当头领。”唐赛儿说:“俺亲自出面,他们估计就会猜测,这边已经逃亡的厉害,只剩下老弱,而且得头领亲自驱赶才能出来。”

    “放在平时,这计谋对于老谋深算的大将,未必管用。但俺想,山东事情闹这么大,这个赶着来收场的大官,必定也是抱着赶紧结束乱局,好在朝廷里立大功的心思。”她分析道:“而且,哪怕这种情况下,官场之中也肯定会有往来。山东越混乱,当地官吏表现得越无能,他就越会瞧不起这些同僚——同时也会小看俺们。哪怕他外战的时候可以冷静,这种时候也未必能清醒。”

    “果然,俺们离开之后,官兵就调动起来。俺就让营里老弱,朝四面八方各自散去,只留下选出的精锐。粮草吃食,连同日用的工具、农具、锅碗,让老乡们带走。之前刚赶制的军备,连同他们准备攻城的那帮人,刚打造的器械,都散乱丢在原地。”

    “官军斥候查看了老营,那个大官也来了一趟,之后他们就追了过来。这些人之前养精蓄锐,跑得很快,还好俺们有地利,一直没被追上。俺一开始还想着,要不要控制下速度,不能甩太远,跑得太轻松,免得官军反而生疑——这倒好,这狼狈态势,倒是不用演了。”

    “好在,俺提前让大和尚他们出面,联络了其他几路义军。这会儿,他们已经赶到附近。官军倒是发现了他们,但那个大官估计是认为,退军反而危险,不如一鼓作气,直接冲垮我们这些战斗力不强的人。”

    “不过,俺们还是比他们想的,要精锐不少。俺们这次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们打败。那个大官倒是比之前的人动作快,带着亲兵先跑了。其他各级军官,被打死了一些,其中居然又有一个指挥使。”

    “那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