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那些,也丧失了行政独立性,只是每年派官吏,把赋税送往各个汗国的驻地,表示管辖关系还在。”

    “伊儿汗国在藏地的封地,一开始还未受到影响。但当地的宗教环境也变了。止贡派和蒙哥汗的关系也很好,但和忽必烈却有矛盾。据说,止贡派的僧侣甚至在辩经法会上,公开驳斥过忽必烈,把他说的无言以对。”

    “正常情况下,这也不是太麻烦的问题,因为朝廷争斗中总是免不了要站队、得罪人的。拖雷四子里,他们和另外仨关系都不错,估计也是因此就有恃无恐,觉得反正也没他什么事。谁知,蒙哥汗却突然身亡,一系列内战之后,不被看好的忽必烈抢到了汗位。”

    “止贡派也因此受到了打击,忽必烈开始扶持一直坚定支持自己的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去争夺藏地的控制权。至元二十七年,不甘失败的止贡派联络伊儿汗国和察合台汗国,请他们出兵入藏。萨迦派也立刻上奏朝廷,举报止贡派谋反,请元朝派兵支援。”

    “窝阔台系的汗王海都,派遣蒙古联军从西域进入藏地。元军则沿着唐时故道,从河西入藏。双方在前藏交战,最后,实力更强的元军击败蒙古军,焚毁止贡寺。”

    “这件事被称为‘止贡林洛’,就是藏语的止贡寺之变。止贡派此后更加落魄,作为止贡派最大的施主,伊儿汗国在藏地的封地也遭到撤销。元朝开始在各个重要地点,直接派驻军队,设置驿站。还派遣官吏,整顿土司,前后三次统计藏地户籍,推行法律,征收赋税。”

    “大唐时,朝廷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者,于是元朝就把管理藏地的机构命名为‘宣政院’。这应该是中原朝廷第一次直接管辖这里。”

    “不过,我们那边,日子就不好过了。波斯地区的寺院和僧侣,大多是旭烈兀从藏地请来的。伊儿汗国丢了那边的飞地,教派也受到重创,导致大家也成了无根之木。后来,伊儿汗国高层里,天方教的势力越来越强,到合赞汗的时候,终于宣布废止之前的宗教宽容政策,只准信仰天方教。”

    “波斯地区的景教,就是在这一轮事件中受害严重。汗廷的命令一发布,迫不及待的天方教徒就捣毁了所有的景教寺庙,杀戮僧人,虐待信徒。”

    “佛教的情况要好一些,因为伊儿汗国依然是大元的附庸,双方常有往来,不敢搞得太过分。毕竟要是按波斯人的愿望,直接杀光异教徒的话,怕是得把合罕和使臣们都给杀了……所以,伊儿汗国只是拆毁了佛教寺院,禁止今后再修建,没有放任对僧侣和信众的屠杀。”

    “但当地的僧侣们,比景教神父灵活的多。风声一起,大家纷纷冒充天方教祭司,换了个招牌,继续我行我素地活动。天方教内部,不同派系也十分繁杂,分不清楚。最后只能下达命令,许诺把乐意离开的和尚、喇嘛们都礼送出境,只要他们别再乱念经就行了。”

    “我师父,就是这些喇嘛里的一员——不过他离开之后,去了一趟藏地老家,又回来了。”王大喇嘛说:

    “他一直给我说,这件事是教派的大耻辱,无论如何都要报仇。所以,他回家之后,处理完了那边的事情,就准备潜回波斯。上师和师兄弟们都对此不解,但他还是在诸佛、菩萨、祖师面前,发下宏愿,定要覆灭波斯与天竺的外道,复兴佛法。”

    “那之后,他就打着天方教的名义,暗地里讲授佛经,教育信徒。喇嘛教相比其他佛教教派,更看重上师,而不是着重于佛经原文。所以他也对经书做了不少改写,方便当地人接受和传播。”

    “我小时候,家里经商时,好像出了什么事情。我父母就丢下我,连夜逃走,不知道跑哪去了。”王大喇嘛回忆起来:“有人发现我,就把我带给师父。他说,自己正准备收徒,正好就碰上了我,这大概是菩萨的意思吧。于是把我收养了下来,和其他孩子一起教养。”

    “波斯人喜欢教门制度,他们的宗派,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