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但军团老兵第一时间就去搜集领主手里的信件和档案,看看有没有重要的信息。结果,贵族们相互勾结,准备叛乱的消息,就这么被暴露出来了。

    众人简单商量了下,就决定不造反了。今后大家都是紫帐汗国的忠臣,要及时举报邪恶土司的阴谋。老士官再次找山民们带路,也不去大都,直接翻山抄近道,向北找就近的军府,告知他们。

    这场紫帐汗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就以如此意外的方式开始了。

    得到消息的汗廷决定立刻介入,不管那边在闹什么,这些贵族肯定是不安好心了。

    而塞尔维亚贵族们得知汗廷军队调动的消息,也破罐子破摔,决定先反了再说。大家各自拉人,越多越好,争取直接把罗马人赶出去。

    他们首先围困了贝尔格莱德,要求城市让他们进驻,并提供金钱和物资,赞助复国运动。惧怕被劫掠的市民则关闭城门,拼死抵抗。双方陷入了焦灼。

    另一些贵族则带着私兵,南下进入希腊地区,准备争夺塞萨洛尼卡。

    紫帐汗国在这里统治的时间不长,当地希腊贵族影响力很大。而这些人里,很多都是历经数个朝代的老贵族——在郭康那个世界的历史上,他们直到奥斯曼时代,都依然能担任帕夏之类的高级职务,可以说深谙墙头草的生存之道。

    老贵族们立刻宣布,自己也同情塞尔维亚人,可以给与必要的协助。同时,派心腹带上密信,从港口出发,直航大都,将塞尔维亚贵族军的规模、构成和补给情况,通知紫帐汗。

    在南方的摩里亚和北方的特兰西瓦尼亚,刚收复的地区都有不少人响应叛军。而消息传到北方,几个叛服不定的罗斯大公国,又开始例行围殴莫斯科。神罗、匈牙利和奥斯曼果然也试图介入,大半个汗国,陷入了战火之中。

    不过,单论危险性,这次却比上次要低。

    郭康的希腊老师,专门研究过这段历史。他认为,从事后的各种文献看,贵族们提出的乱七八糟的理由,都只是临时性的借口。他还告诉郭康,从他自己当时的亲历,和事后的调查看,这些贵族连个统一的口号都没有。

    海伦娜太后的种种措施,确实没法消除汗廷本身,和这些地方贵族之间的固有矛盾。但太后对这些人太熟悉,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破坏了贵族们之间,那些传统却十分重要的组织方式。

    由于事发过于仓促,贵族叛军缺乏统一的行动,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开始,很多人认为在山区自保就好,但加入的贵族和士兵数量超出预期后,众人就迅速膨胀起来,居然决定主动出击了。

    由于叛军组织的混乱,郭康的学者老师,都不知道是谁提的这个想法,甚至怀疑这人是不是个卧底。然而临时组成的贵族议会在一片狂热中,迅速通过了这个建议。这一举动,也同样迅速地葬送了他们自己。

    和他母亲不同,巴西尔三世手里确实有一支可靠而庞大的军队。

    太后倒台之后,可能是已经察觉到了情况将要有变,他就早早召回了之前因为被指控谋划“围园杀后”,而被迫逃离的李应麟。

    为了尽快摆脱尴尬的身份,李应麟对此十分积极。他甚至提出,那些地方贵族虽然现在支持大汗,反对太后,但他们反对的其实是汗廷本身,并不值得信赖。

    虽然他应该是最讨厌太后的人,但李应麟承认,太后的各种手段,实际上歪打正着地削弱了贵族们的战争能力。

    这帮乌合之众,就是太后留下的政治遗产。与其等他们慢慢谋划,形成组织,不如早点下手,免得让他们恢复元气。

    他还提出了一个借着支援威尼斯,把军队送到亚得里亚海东岸,从背后直捣敌人的计划。只是,事情的发展,比激进的李应麟方案更让人觉得离谱。这一点,估计当时的两人都没有想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