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自己和灾民同吃同住,共同熬过了再难。并且他在各处建立了施粥棚,让幽州在此次灾难中没有出现过多的伤亡。

    而在赵康的奏折中,李风完全就是一个残暴不仁,嗜杀成性,暴虐无道的王八蛋。

    面对截然相反的奏折,李睿郁闷了好几天。

    李风他是知道的,基本符合赵康所说,不然李叡也不会罢免太子,把他贬到幽州。

    可与两边毫无瓜葛,完全中立的巡城御史却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向自诩英明神武的李叡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因此这件事情也就拖了下来,直到这天李叡觉得,不得不处理了,他才叫来六部官员和太子等人,和他们商量幽州发声的事情。

    人是在下午才到齐的,李叡先将赵康的奏折扔给他们看,六部官员看完后纷纷请求李叡将李风贬为庶民,终生圈禁。

    李叡没有说话,又把巡城御史亲自实地探查的奏折拿了出来,但他事前做了手脚,把矛盾点全部分开了。

    先给他们的是李风干的混账事。

    六部的官员们看完后几乎要以头抢地,甚至有一位官员要请陛下为了天下苍生,行万难之事。

    赵言一直没有发言,因为他发现李睿现在的表情太淡定了,要知道之前罢免太子的时候,李叡可是气的砸了很多东西。

    事出反常必有妖。

    果然,李叡随后拿出另外一份奏折:“这里是幽州发现的一位义士,诸位看看他做的如何?”

    奏折上只有事迹,没有名字,内容只是简单的叙事,但故事和做法极为精彩。

    六部的官员们看完后大呼过瘾,纷纷表示,如此能人,定然要为我大乾所用。

    李叡微微一笑,赵言心说不好,难道这位义士是幽王?

    其实赵言对幽州的情况并不熟悉,一切了解都是赵康说的,而赵康对于幽王的评价和描述,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昏庸无能,残暴不仁是李风的标签。

    “这位义士诸位其实都认识。”

    官员们不明所以,现太子李元心说不好,难道是李风做的?他会有如此能耐?

    果然,李叡说:“这位义士姓李名风,是朕的儿子。”

    六部官员们和李元都傻了,这是什么情况?幽王人格分裂吗?他是怎么做到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同时又残暴不仁的?

    李叡看向李元,笑道:“看来外出历练一番,你兄长有了很大的长进。”

    李元讪讪一笑,只能抱拳恭喜父皇和兄长。

    “不过此事还有很多疑点,朕准备召风儿回京,亲自问问他。”

    赵言赶紧上前:“陛下,一家之言不为证,我建议将幽州刺史照康也一同召回讯问。”

    李叡笑道:“赵爱卿也许久没有见到儿子了吧,那就一同召他们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