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一边翻阅着有关九道灾情的文表,一边对刘集问道:“这次九道受灾,地方上可有赈灾之策?”

    闻听此言,刘集身体一颤:“回禀千岁,没有!”

    “朝廷念及幽州荒旱,已经为幽州免去三年税务,难道地方财政就没有存银吗?”

    刘集抬头,尴尬的说道:“殿下就藩之后,地方的存银已经花完了,而且您还下令提高百姓赋税……”

    说到这里,刘集再次将头低了下去,似乎是担心李风会迁怒于他。

    可谁知面对刘集的谏言,李风只是微微点头:“嗯,我想起来了!”

    “不过本王手里还有你交上的银票,昨晚我查了一下,数额大概有五十万两,能否买些粮食发放给灾民?”

    刘集: “千岁,此次灾情影响数万生民,现在幽州城内粮价已经增长数倍,仅凭下官交上的那五十万两,恐怕还不足以延缓灾情!”

    听说粮食涨价,李风眉头微蹙。

    他知道幽州日子并不好过,但却万没想到竟有人会趁此机会大发国难之财。

    “现在粮价几何?”

    “回禀千岁,今年新米已经涨至一百二十文一斤,哪怕是去年的陈米,现在也需八十文!”

    大乾帝国一两银子可以折算为一千文。而现在的粮价,一千文钱只能买到八到十二斤粮食。

    这五十万两白银在灾民面前的确就是杯水车薪!

    李风还想说话,刘集便先他一步开了口:“官府粮仓现在已经没有存粮,去年幽州饥荒便已经出现了不可控的趋势,为保百姓安稳,赵大人下令官仓放粮,借此冲击市面粮价,只是此举同样收效甚微!”

    听到此处,李风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官府粮仓是维持地区稳定的压舱石。

    按理来说,这批存粮是该优先供给军队,没有朝廷命令是不得私自挪用的。

    可面对数万受灾的饥民,如果换做李风,他也会这么做。

    他虽然想要扳倒赵康,但他绝不会用如此下作的手段,更不会在幽州粮仓上做文章。

    不过他也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人敢趁此机会发国难财。

    “张守林!”

    “卑职在!”

    “给本王点齐一队人马。本王想要上街走走!”

    “是!”

    张守林得令,转头前去挑选人马。

    李风将目光转向刘集,开口说道:“税务之事,本王准备更改一下!”

    “千岁可是要减免百姓赋税?”

    “不是,本王是要更改税制!”

    听说李风要更改税制,刘集连忙跪倒在地:“千岁,本朝税制乃是陛下钦定,各地藩王不得随意更改,还望千岁三思啊!”

    “本王自知税制之事不容轻易变更,不过现在幽州逢难,正是关键时期,税制之事理应变更,此事本王自会奏禀。”

    “那敢问千岁,您准备如何更改?”

    “本朝律令商人以十税一,我觉得这个比例太低了,本王准备改为幽州商人以五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