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拦住二人,失笑道:“水镜先生果然慧眼识人,为你二人取名水、火麒麟,当真是水火不容呐!”

    原来刘琦于荆州建襄阳学院,招纳各官员子弟、郡内年轻才俊习文练武,主张因材施教,不止有儒家经学,还包括医学、算学、工学等,第一批学员便有八百余人。

    其中以周不疑、邓艾、刘琮、董允四人才思敏捷,先在学院声名鹊起,后来州郡闻名,四人学成之后经常结伴游学,常到水镜山庄求教。

    司马徽见四人都是人中龙凤,大赞襄阳人杰地灵,赞其为“襄阳四麒麟”,有安邦兴国之才,可追卧龙凤雏之后。

    周不疑聪睿,深谙兵法韬略,思辨如风,称为风麒麟,刘琮儒雅,尤其精熟刘表所留《五经章句》,如海纳百川,称水麒麟,邓艾文武双全,武艺出众,称金麒麟,董允博雅谦和,生性纯厚,称土麒麟。

    四人得到雅号,名噪一时,惹来无数年轻子弟挑战,但结果都甘拜下风,唯有张飞之子张苞,与邓艾比武,二人武艺不相上下,连斗三日不分胜负。

    伊籍无奈,只好请水镜先生说和,司马徽见其性烈如火,又取名火麒麟,这才握手罢兵,自此合称“四麒一麟”,一时传为美谈。

    冠礼之日,张苞干脆不用张飞信中所取的“兴国”,取字伯麟,气得张飞差点从豫州赶回襄阳收拾这小子。

    如今中原平定,刘琦叫四人各到任上历练,为刘琮选荀彧为师,周不疑和邓艾各随其义父,张苞不敢去中原,也随周不疑来到河东,准备先拿匈奴人练手。

    前几日二人赶到河东,随徐庶北上,本以为要到阵前杀敌,谁料徐庶却在绛邑驻足不前,只说匈奴必来进攻,定下诱兵之计。

    待匈奴进攻,将其诱过石桥,张苞埋伏于桥后劫杀,谁知对方竟然按兵不动,张苞白等了一下午,第一场仗没打响,心中自然着急。

    张苞顾不得与周不疑斗嘴,抱拳道:“军师,匈奴不肯过桥,不如俺杀过桥去,杀他个屁滚尿流。”

    徐庶却淡笑道:“小将军稍安勿躁,吾闻匈奴五部并非齐心协力,他们不来厮杀,必是自保实力,吾料其另有诡计,正好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