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看向黄尼麓道:“黄卿,新乐侯的这支军队的火器由你负责,全军除了要装备京城中最好的火器外,搭配也必须合理。”

    “特别是遇到大规模的骑兵时,必须要有野战的能力,你可有问题?”

    黄尼麓思考了一会,道:“微臣没有问题。”

    朱元璋见状,又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一会去内阁与范卿商量一下,拟出一个方案,看如何利用京城附近有限的土地,调动百姓守城的积极性。”

    申湛然闻言,眼中闪过一缕精光,恭敬地应了下来。

    朱元璋又沉思了一会,道:“好,目前就这些事情,你们抓紧去办!”

    “至于你们的功劳,咱都记在心里,等击退叛军后,再论功行赏。”

    申湛然等人连称不敢,随后都急匆匆地离开了东暖阁。

    朱元璋待他们离去后,正准备休息一会,没想到一个小太监又进来禀告说李国桢求见。

    于是他又强振精神,将李国桢招了进来,谈论了劝降白广恩等事。

    李国桢初时还有些犹豫,不过当他听完朱元璋的讲解后,立刻自告奋勇地要去劝降。

    朱元璋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又叮嘱了一些细节,便让他去准备劝降之事。

    待李国桢离去后,朱元璋才发现不知不觉竟已到了申时初刻。

    他想到叛军可能还会有一波进攻,又仔细查看了城防分布图,对其中的一些薄弱处做出了安排。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他又拿起朱慈烺上呈的供状,喃喃自语地道:“这孩子看似文弱,骨子里却有一股狠劲,咱故意冷落了他这久,不知他现在怎么样。”

    想到这,他刚要叫人传朱慈烺,却又见到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说李若琏求见。

    朱元璋皱了皱眉,示意小太监让李若琏进来后,又缓缓地走了回去。

    当他见到乔装而来的李若琏时,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李若琏见状,不待他询问,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

    原来刚才李若琏去抓捕周钟时,无意间在周钟书房的火盆中发现了半截尚未燃尽的书信。

    虽然书信的内容已不全,但是从剩下的内容来看,此事的主谋之人极有可能是光时亨。

    李若琏知道查抄周钟的事情瞒不了多久,所以他留下部分人继续搜查后,就火速带人赶往光时亨的府邸。

    因他知光时亨与魏藻德等人关系密切,担心抓捕光时亨的消息泄露后会引起动荡。

    所以他并没有走正门,而是派人翻墙打开了后门,悄悄地从后面进去。

    当他强行闯入光时亨的书房时,见到光时亨正将一叠书信丢入火盆中。

    李若琏当即踢翻火盆,将所有的信件抢了过来,同时让人抄查光时亨的府邸。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李若琏没想到一向自诩清廉的光时亨也是个贪官,府中藏银竟达五十万两,除此之外尚有古董字画数十件,估价在三十万两左右。

    另外府中的暗室内还藏有数百件铠甲和百余支三眼铳,完全可以武装一支数百人的队伍。

    至于李若琏抢过来的那些书信,则多是光时亨与周钟、项煜、时敏三人之间的往来信件。

    其中不仅有谋划如何以太子顶罪,替叛军笼络人心,更有设计如何打开德胜门,如何趁乱将崇祯困住献给李自成等事。

    李若琏通过这些信件,已大致理清了在承天门发生的事情,因缺少了那个妇人的消息,他又让人将光时亨带来审问。

    光时亨刚开始还想狡辩,不过当李若琏动用了锦衣卫的两种简单刑罚后,他立刻将一切都招了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