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话,咱刚才都听了,而且也三思了,但你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是他们犯了如此大罪,咱都置若罔闻,只会让南方的那些士绅更加跋扈。不仅是南方,北方的东林党......」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暗自观察王家彦的脸色,见他露出赞同之色,心中也暗暗点头。

    不过王家彦虽然同意了朱元璋的说法,却仍委婉地建议手段缓和些,以免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恰在这时,黄尼麓和姜应魁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走进了东暖阁。

    于是,朱元璋便将此事按下,向他们询问阜成门的情况。

    根据黄尼麓的讲述,在阜成门外击败李祖述的人好似任之华,不过由于天色太暗,他也不能确认。

    再就是他们当时已经抓住了偷开城门之人,不过那几人却都与龚鼎孳无直接关系,而且相互也不认识,所以他们现在并未捉拿龚鼎孳。

    不过王章已上了请罪书,只因未有人接任守城之责,所以他仍在阜成门待罪......

    朱元璋听完他二人的讲述,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原本以为这些富商是江南士绅对他的试探,不过从龚鼎孳的情况来看,这好似李祖述的一个局。

    因为从龚鼎孳不认罪的态度来看,说明龚鼎孳是考虑过此事失败的情况,那作为谋划人的李祖述肯定应也考虑到这一点。

    但是现在这些暴露的富商却没有任何掩护,说明李祖述是故意如此,其目的可能就是想引诱他去动那些富商。

    随即他又想到白银被调包,太原、山海关的催饷,沈惟炳代表东林党向他争权......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这应是一个阴谋,一个失败后的阴谋。

    因为现在李祖述败逃后,京城危险已经解除。

    只要他抓捕了那些富商,不仅可以打击东林党的嚣张气焰,银子短缺的问题暂时也可以得到缓解,简直是一举数得,想不动手都难。

    可只要朱元璋对那些富商下手,也就和江南的士绅结下了仇怨,到时李祖述和他背后之人就更易在江南立足了。

    这也就说明,李祖述和他背后之人很可能不是江南之人,这样也就解释了他为何要损害江南士绅的利益。

    但是若是这样,那些富商为何又会按李祖述的要求行事呢?

    莫非他们背后另有其人?

    可若是如此,他们背后之人又怎会同意李祖述的方案?

    「吴孟明,王德化现在还躲在沧州吗?」

    朱元璋突然开口问道。

    吴孟明愣了愣,躬身道:「陛下,末将之前刚接到消息,说王德化已于昨日赶往天津港,好似要出海。」

    「出海?」

    朱元璋有些疑惑地重复了一遍,道:「这时间和李祖述的时间倒是一致的,看来他们应是一伙......徐允祯!」

    一时间,朱元璋似乎彻底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