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永固等人见状,便以天色已晚为由,准备离去。

    不过朱元璋却制止了他们,同时佯装才见到一直跪着的刘文炳,笑着道:“咱一时听得入神,竟忘了你所请之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打量着刘文炳。

    见刘文炳因长时间的下跪,身体已经微微颤抖,头上也隐见汗滴,却未有一丝失礼。

    于是他笑着道:“此事虽有违祖制,不过在此国难之时,当破旧立新,咱答应你了!”

    说罢,又示意王承恩将刘文炳扶起。

    刘文炳本已做好受罚的准备,没想到此刻竟是峰回路转。

    他叩首谢恩后,才在王承恩的帮助下,缓缓地站起。

    随后朱元璋才让王承恩将李若琏带了进来。

    李若琏来后,见到刘文炳等人都在,正在犹豫该不该禀告时,朱元璋却说在场之人皆是亲信,让他但说无妨。

    刘文炳、巩永固等人听到朱元璋如此亲切之语,顿感受宠若惊,神情越发恭敬。

    李若琏闻言,禀告说锦衣卫在执行宵禁时,发现魏藻德和王德化两人的府邸有不少人进出,他本想派人潜入查探,却发现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潜伏在暗处把守。

    因此事太过异常,为免打草惊蛇,他让人远远地监视情况后,便急忙来向朱元璋禀告。

    朱元璋闻言,沉默了一会,叮嘱李若琏暗中摸排锦衣卫后,又让王承恩派人去传旨,将魏藻德和王德化招入宫中,给他们各自负责的一些公务去处理,直到天明后才可放他们离去。

    刘文炳等人听到李若琏的消息,正想着该如何解决此事,没想到朱元璋竟直接来了招釜底抽薪,心中对他更是敬佩。

    随后朱元璋又继续让黄尼麓讲述火器之事,当他听黄尼麓说各门都有不少迅雷铳可替代火炮的不足,只因兵士不会使用而大量闲置时,立刻赐下一面“如朕亲临”的金牌。

    让他立刻到各门挑选士兵,加紧训练,同时还让李若琏抽出一队锦衣卫保护黄尼麓的安全。

    当朱元璋处理完这一切后,已近戌时末刻。

    刘文炳等人本要告辞,朱元璋却又让申湛然将李牟写的叛军资料递给他们。

    待他们看过后,朱元璋笑着道:“咱担心时间拖得太久会让李贼怀疑,在天黑时便放了李牟。”

    “同时派了锦衣卫同知吴孟明、千户高文采去游说唐通等人,你们觉得是否妥当?”

    刘文炳等人闻言,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

    朱元璋见状,笑着问道:“怎么,你们觉得不妥?”

    巩永固看了一眼刘文炳,沉声道:“陛下当机立断,本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微臣担心城下叛军太多,吴同知等人难以施展。”

    朱元璋闻言,脸上故意闪过一丝不快,沉声道:“无妨,我之所以让吴孟明等人今夜出城,是怕日后叛军守卫更严,没有出城的机会,所以才提前安排。”

    巩永固看了一眼朱元璋,恭敬地道:“陛下未雨绸缪,微臣实在望尘莫及。”

    说罢,便缓缓退下,有些无奈地看了刘文炳一眼。

    “陛下,从李牟的供述来看,李牟应是弃子,既然是弃子,按理来说他不应该知道这样多的军机大事,微臣觉得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

    就在刘文炳犹豫之时,一旁的黄尼麓突然开口道。

    随着黄尼麓的话音响起,刘文炳和巩永固两人脸色大变。

    他们深知崇祯刚愎自用,最不能容忍臣下指责他的过失,所以刚才巩永固才委婉提议。

    可尽管如此,巩永固的话还是引起崇祯的不满。

    他们此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