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然有人数优势,可继续拖下去,这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弭殆尽。

    因为敌人的援军就要来了。

    所以如何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前,利用这点优势把西凉军击溃,就成为了曹操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稍微有点失误,或者拖延的时间太久,都会造成他大败。

    因此对于曹操来说,在短时间内找到突破口,就非常关键。

    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先是趁着敌人左侧后翼短暂混乱的间隙,派韩浩精准突破。

    又让史涣来一招打草惊蛇,强攻敌人左翼,使得整个西凉军的阵型都出现了问题。

    要知道张绣有两千士兵是布置在山上的,所以此刻正面战场他只有四千多人,总共不到五千的兵力。

    曹操的兵力比他多了将近三千,里面可以操纵的空间自然也大得多。

    只不过沈晨还有一千多人,这一点不能忽视。

    因而要是换一个平庸的将领,或者说一个没有完美捕捉到那一丝漏洞的指挥,就很有可能被沈晨的这一千多人将张绣军暴露的弱点掩盖住。

    万幸的是曹操成功地抓住了这一丝机会。

    他见到战场上形势瞬间扭转,张绣的部队大规模溃逃,自己的兵马在衔尾追击,跑了约半里地之后,曹操下达命令道:“鸣金!”

    “唯!”

    这个时候曹操身边即便是再蠢的人都不会质疑这道命令。

    因为甘宁大军已经离他们不足二里了。

    叮叮当当的鸣金声响起。

    曹军士兵也是训练有素,并没有继续追击扩大战果,而是迅速收拢回来。

    此战曹军伤亡一千多人,而张绣军也伤亡一千多人,黄门亭的士兵则伤亡数十人,桥头战场以及丘陵、平原上到处都是尸体。

    看上去大家伤亡差不多,但别忘记其中至少有一半曹军是顶着箭雨进攻,所以如果张绣没有占据左岸山头地利的话,曹军的伤亡甚至可能会减少一半。

    从这里就能看出,曹操在战场上的临阵指挥有多强。

    沈晨虽然也尽力了,但一来经验不足,几乎没有指挥上万人作战的经验。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他其实没有对张绣军的指挥权,只有甘宁军和黄门亭士兵的指挥权。

    偏偏甘宁并不在此,而且他手头上能用的兵力也少,因此被曹操算是牵着鼻子走,拆了西墙补东墙,最后还是没有挽救西凉军溃败的命运。

    不过万幸的是甘宁也算是及时赶来,没有给曹操扩大战果的机会。否则要是他晚来一个小时,张绣的军队至少还得损失一千人。

    当甘宁抵达战场的时候,曹操已经聚集起士卒,他的士兵素质还是非常高,至少比后世的初中高中学生要强无数倍。

    读书那会儿沈晨记得星期一学校照例在操场开个早会的期间,全校师生四五千人拖拖拉拉得二十多分钟才能排好队伍,然后再按照每个班秩序列阵。

    而曹操鸣金声音响起之后,前线的曹军就已经飞奔往回跑。后面的曹军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迅速向着北面列好了防御阵型。

    等到甘宁离他们不足一里,堪堪也就那么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已经各自就位,长矛阵对准甘宁军摆起来。

    双方迅速陷入对峙状态。

    沈晨带着黄门亭士兵往甘宁军方向靠拢。

    等到双方汇合之后,甘宁过来说道:“阿晨,怎么样了?”

    “不如人意。”

    沈晨摇摇头道:“我低估了曹操的能力,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