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从前是因为上进需要,像刘表、宋忠都是当世大儒,要在荆州立足,就必须精研儒经才行,因此以前他都把精力放在儒学上。

    而最近一年来,他的儒学渐渐精湛,王粲带着他经常去拜访各路襄阳大儒,逐渐闻名于荆州士林,儒学已经有了一定成就,所以就开始学习兵法。

    不要以为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就立即能成为卓越的军事家,那都是扯淡。

    古代冷兵器打仗和后世火器战争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所谓行军打仗行军打仗,里面光一个行军动众、安营扎寨就有诸多门道。

    诸葛亮后来六出岐山的时候,每次出兵都谨慎有加,战略战术布置务必精细到完美。

    因此即便是每次出师北伐,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东吴猪队友,还有马谡、李严等问题。

    但每次他都安然无恙地退兵回去,没有给季汉的内政和兵力造成巨大伤亡损失。

    而相比之下姜维虽然也不错,可跟诸葛亮比起来就差太远。

    几次北伐都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并且得到的战果也跟诸葛亮无法相比,加剧了蜀国的内耗。

    所以冷兵器时代打仗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学得好就是诸葛亮,学得不好就是马谡。

    沈晨目前还处于学习兵书的阶段,还没有进入实战。别看他搞定了曹仁,那是曹仁自己轻敌了,不知道建筑设计师的能耐。

    换成曹操亲至,派个几千人打探出了黄门亭山谷的真实情况,也许就能想到别的办法应付。

    即便是邛笼坚固到清朝的红衣大炮都轰不开,可粮草囤积一定不够,耗都能把沈晨耗死在里面。

    因此沈晨这次过来,就觉得或许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实战经验。

    他看着战场上的形势,虽然对乐进很不利,可曹军利用阵型,依旧顽强地在反抗,甚至有的时候还能做到反击,让他很受启发。

    “这就是《孙子兵法》上说的,“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沈晨喃喃自语道:“这乐进也是个能征善战之辈,利用兵阵背水与我们一战,我们只能从三面硬冲他们的长矛阵,像是一只老虎遇到了一只蜷缩起来的刺猬,虽然我们力量大,可短时间内无从下嘴。”

    邓洪顺口说道:“兴霸不是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吗?”

    “是了。”

    沈晨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看向邓洪道:“叔祖,你真乃奇才也。”

    “啊?”

    邓洪一头雾水。

    但沈晨已经没有再理他,而是立即对身边的士兵道:“去,传我命令,让大舅父领所有咱们黄门亭的人马,从西北那个角往里冲。”

    “是。”

    士兵骑马飞奔而去。

    甘宁大包大揽地把进攻主力抢了过来,所以冲锋在最前面的便是湖阳守军。

    而黄门亭的兵马则跟在后面,此刻在外围游弋。

    对方的主力其实已经有被击溃的迹象,只是在乐进的指挥下苦苦支撑,双方战场前沿,已经到处都是尸体,田园上、河岸边、乡村附近,到处都在发生战斗。

    邓昭和沈真现在反倒没有主动进攻,他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六千人包围两千人,平均三个打一个,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插手冲进去的地方。

    然后此时沈晨的命令过来,在向传令兵确认了沈晨所指的方向之后,邓昭和沈真就远远地眺望一眼,发现那边确实有个缺口。

    这样就好办了,他们立即下达命令,让黄门亭的士兵们往那个方向发起冲锋。

    此刻甘宁和乐进之间的战斗已经进入到白热化,历史上乐进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