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窃取国家的人口土地为借口,一一进行清理。但要是想瓦解宗族势力,那就是在与整个东汉的百姓作对。

    皇权不下乡,这句话可不是空谈。

    现在他们宗族势力强盛,虽然还未形成世家门阀那样,垄断土地、人口和官职,可却已经有了雏形,再这样下去,情况怕是不会太妙。

    沈晨没有参与进大家的聊天当中,邓洪见到他只是盘膝坐在那喝茶,不由好奇问道:“晓卿,在想什么呢。”

    “没想什么。”

    “现在天下大定,陛下好像打算要迁都回洛阳,你怎么看?”

    邓洪又问。

    沈晨想了想,点点头道:“嗯,暂时定都洛阳挺好。”

    “暂时定都洛阳?”

    邓洪惊讶道:“为什么只是暂时?”

    “因为现在大汉才初定,要先关注于国内,洛阳处于天下中枢,去哪都方便。”

    “原来如此,难道按照阿晨的意思,我们还不止关注于国内?”

    “自然是,大汉要想恢复当年四夷朝见,就要重新拿回西域。远征西域,大抵就要迁都长安。”

    沈晨说道。

    西汉对西域有实际掌控权,那是因为长安离西域近,发兵也稍微容易一点。

    到了东汉对西域掌控下降,在班超之后,渐渐失去对西域的掌控,就在于凉州羌乱频发,中断了汉朝对西域的往来,加上洛阳离西域太远,鞭长莫及所致。

    所以要想重新夺回西域,就要让政治和军事中心离西域更近一点,西域风吹草动能尽快知道,自然也能迅速发兵去镇压。

    “我明白了。”

    邓洪醒悟道:“原来这里面还有这样的考量,看来交通十分关键啊。”

    “不错,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很.等会,我好像知道下一步国策应该是什么了。”

    沈晨正说着,忽然想起一件事情。

    目前定的国策是大汉初平,最多出兵灭了公孙氏,收回辽东,之后就要全力发展生产力,提升粮食产量,恢复人口。

    南北朝对峙,历经大小战事数十次,又经过瘟疫、天灾、饥荒等洗礼,全国人口恐怕就也三千多万,就算加上收复的胡人,总人口也最多堪堪四千万。

    按照以往大汉六千万人口来算,经过这次农业改革,生产力提升,应该会达到宋朝水准,可以容纳一亿人口左右。

    但一亿人口也不是凭空变出来,至少得经过好几代人发展才可以,所以生产力和人口是长远大计。

    然而有一件事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那就是修建大运河。

    只要把大运河修建起来,南北交通就能发展起来,极大利于人口和商业流动,同时还能打好工业革命的基础,为将来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出港,远洋海外称霸世界做铺垫。

    想到这里,沈晨顿时心中有了一个长远计划。

    提升生产力,恢复人口,同步修建大运河,加快国内交通流动,促进商业和人口的兴旺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鼓励百姓出海,征服世界。

    通过陆地可以走西域,与贵霜帝国、安息帝国以及古罗马帝国连通。走海上可以去美洲、南洋、澳洲、中亚以及非洲。

    趁着现在还未到一千年后的航海时代,大汉先一步占据海洋霸权。

    接着就是把工业革命要走的道路给之后的帝国统治者留下,那么也许在几百年后,大汉能够实现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霸主的积累。

    虽然这三步要花的时间可能要好几百年,但沈晨会留下方法,比如工业革命的革命性产物蒸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