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就无人统帅,沈晨就举荐他承担起这个责任。

    所以诸葛亮觉得如果要他亲自带兵北伐的话,那他自然要一直在军营里,否则若是不能训练士卒,紧抓军务,岂不是就变成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

    可现在刘禅又希望他能够处理政务,这就有点矛盾。

    一时犹豫间。

    刘禅想到了一个天才点子,他笑嘻嘻地说道:“反正宛城离襄阳也不远,丞相不如在宛城设丞相府,天下政务全都送往宛城去,丞相不就能够做决断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因为宛城和汉水有淯水相连,坐船从宛城到襄阳也就两天,襄阳到宛城则要四五天时间。

    更重要的是两地有信鸽基地相连,如果遇到紧急的事情,很快就能传递消息。

    但诸葛亮又要管军务又要管政务,属实是把他当铁人。

    下面今年从南阳调到中央为侍中的周不疑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陛下,师君曾经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丞相也是人,以往他处理国家大事,就已经很疲惫了,现在又要执掌军务,北伐曹魏,一心难以两用啊。”

    “是啊陛下,臣以为丞相一边要操持军务,一边还要处理政务,难免有错漏之处。这对于军务和政务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因而臣以为,还是应该分开,政务就留在襄阳。”

    “臣也觉得是这个理,丞相虽然能够把所有事情都做好,然而若事事都由丞相处置,那还要满朝大臣做什么?陛下还是应该信任其余诸臣才是。”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诸多臣子纷纷反对刘禅把政务也甩给诸葛亮。

    倒不是他们怀疑诸葛亮,怕他军政全抓,成为一代权臣,像曹丕那样篡汉。

    在现有的体制下,诸葛亮如果真这么做,恐怕立即就会被消灭。

    关羽还在,张飞也还在,甚至诸葛亮本人也是常自谈忠义于汉,效忠先帝,他这么做肯定没什么好下场。

    因此没人怕诸葛亮大权在握。

    主要是诸葛亮一走,南方朝廷就会出现权力中空。

    原来他们这些大臣只能听从诸葛亮,现在就能够自己掌握政事,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诸葛亮自己也不想如此劳累。

    历史上他是没有办法,但现在南方人才济济,没必要自己全都抓。

    于是他也说道:“陛下,诸公所言甚是,如今三省副相也都回归朝堂,臣若要北伐,三相皆能为陛下分忧,又何必要臣在呢?”

    “那那好吧。”

    刘禅勉强应下,但表情显然很是失望,看来什么事都不用干,每天只需要躺平的快乐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马良说道:“丞相,如今大军撤兵回南阳,曹军那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对淮南关中动兵?”

    诸葛亮含笑说道:“无妨,我早有对策。这件事情,大家就请宽心吧。”

    说着深邃的目光看向东方。

    曹魏想借着刘备之死,举国皆哀的时候趁机谋夺淮南关中,他可不会给对方这么好的机会。

    .

    .

    汉章武七年,魏黄初八年九月,魏帝曹丕于洛阳皇宫吐血晕厥。

    翌日他才悠悠醒转,卧病在床,身体情况不容乐观。

    西宫当中,殿内焚香,曹丕刚刚喝了汤药,整个人十分虚弱,脸色惨白到了极点。

    下方陈群、董昭、刘晔、蒋济等主要谋士陪伴。

    “仲达回来了吗?”

    曹丕扭过头,艰难询问。

    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