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昭说道:“刘备主力皆在南阳,必全力进攻河南,我们也必须要在河南与其决战,因而长安与淮南,当固守之。”

    “嗯。”

    曹丕看向司马懿陈群等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臣也以为如此。”

    众人回答道。

    这算是谋士团们都认可的意见。

    刘备集团制定了三路北伐,其中主要进攻方向就是长安和河南这个方案,曹魏集团谋士团水平不低,自然不可能料不到。

    三路当中正常情况下是河南最容易,其次合肥,最后才是长安。

    但河南与南阳虽都是一路平坦,也正因如此,季汉与曹魏才会都把主力放在这里,反而这里才是最难进攻的点。

    合肥也是一马平川,奈何淮南已千里没有人烟,关羽大军北上,只能走濡须口在合肥城死磕,只要合肥能够坚守住,那么淮南自然安然无恙,所以次之。

    长安的话,即便关中没有人烟,城池却很容易攻破,这是最容易攻打的地方,因此曹魏谋士团都确信,刘备集团的主要进攻点必是河南与关中。

    司马懿补充道:“陛下,臣以为,既然刘备会以河南和关中为基点,那么关中必然会遭到他的强攻。安西将军少有领兵,关中现在又是沉晨坐镇,若是沉晨进攻,还是小心为上。”

    “你的意思是换人?”

    曹丕皱眉。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臣以为,安西将军缺乏作战经验,最好是负责后方粮草比较好。”

    “那你觉得让谁去长安呢?”

    曹丕反问。

    司马懿左思右想,叹息道:“即便不能换将,也要派遣作战丰富的外姓将领协助,而且要多增派兵马。”

    “唔......”

    曹丕沉吟了起来。

    夏侯懋跟他的关系亲如兄弟,所以历史上他当皇帝之后,一直对夏侯懋信任有加,让夏侯懋在长安坐镇了八年,直到魏明帝时期,夏侯懋才被撤回洛阳。

    现在曹魏集团正处于尴尬时期,老一辈大将死的死,病的病。目前高级将领就只剩下张辽、徐晃,张郃、臧霸之前都只是二线将领,如今也都被提了上来,主力军还是宗室夏侯渊、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懋等人为主。

    这些人是曹魏的基石,曹丕不可能让外姓作为主帅,所以他在河南等地布置主力的时候,以夏侯渊为主将,夏侯尚为副将。淮南方向则令曹休为主将,驻守在汝南郡召陵县,负责抵御江东来袭。

    至于关中方向,曹丕其实安置了两个人,一个安西将军夏侯懋,一个镇西将军曹真。区别在于夏侯懋镇守长安,而曹真则是坐镇蓝田,负责防御武关方向的南阳刘备军。

    因此实际上如果真把夏侯懋换了,除非是换徐晃张郃这样的外姓将领,否则的话,曹魏的二代已经没有人可以去派了。

    即便让曹真去,那蓝田武关方向又谁守?

    这就很尴尬。

    曹丕不信任外将,可宗室人才也颇为凋零,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连北方都没有曹家夏侯家的人,可见曹魏的人才贵乏程度。

    不过司马懿说得也有道理,曹真曹休夏侯尚他们虽然也是二代,但曾经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多年,现在年龄也都四十多岁了,能担得起大梁,唯有夏侯懋没怎么领过兵,缺乏实战经验。

    而且他的对手还是名震天下的沉晓卿,即便沉晨攻打长安难度很大,却也说不好他有什么阴谋诡计,把长安夺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谨慎对待。

    思来想去,曹丕决定还是保险起见,说道:“子林虽少有领兵,却是个能听得进话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