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建安二十六年,在历史上这是曹魏的黄初二年,刘备集团的章武元年。

    但因为刘备尚未称帝,因此还继续沿用建安年号。

    七月份,今年南方入秋较早,天气愈发寒冷,晚风吹拂着静静流淌的汉江江面,卷动起层层涟漪。

    相比于前年滚滚波涛的汉江,今年的汉水温顺了许多,仿佛它也在庇佑着大汉江山,敌人来时惊涛骇浪,水淹曹军。敌人退时温顺如常,滋养万物。

    襄阳相国府邸内,诸葛亮仅披了一件单衣,跪坐在后院书房里,几近趴伏在桌桉上,手中狼毫毛笔挥洒,不断地书写着什么。

    他时而苦思冥想,时而奋笔疾书,因接近日落,旁边的仆人就给他点上了一盏油灯,让墙上映照出虚影。

    沉晨走了进来,看到晚风轻扣着窗帘,凉风灌入室内,诸葛亮仅穿着单薄的衣衫,不免有些心疼,便从旁边衣架上取了件长袍,走过去给他披上,同时把一旁胡凳拖了过来。

    诸葛亮回过头,看到沉晨,便将手中的毛笔放入笔洗盘里,旁边自有仆人帮忙清洗毛笔,他则是说道:“晓卿,什么时候来的?”

    “刚来的。”

    沉晨把胡凳放在他身边,说道:“在家里就别总跪坐着,天天跪坐会导致腿部血液不流通,影响两只脚的健康。”

    “礼不可废嘛。”

    诸葛亮被拉着起身坐在了凳子上。

    沉晨笑道:“商周时期还有人祭,可是现在呢?时代在变化,礼也该遵循与时俱进,那些不合理的礼仪就应该废止,兄长莫要食古不化。”

    “嗯。”

    诸葛亮就点点头,说道:“你那边名录确定好了?”

    “头痛。”

    提起这个,沉晨就揉了揉脑袋:“这百官职务、地位排列,都不好安置,还容易得罪人。虽说门前车马多如闹市,但又怎么能随了每个人的心意呢?”

    “是啊,可是你仅仅只是定武将职务高低就已经很头痛了,我却要定数百名文官,还有各地太守、县令之职,更加繁琐。”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

    新朝建立,自然要重列百官,官员大小职务当然不是拍脑袋决定,要考虑很多要素。

    比如才能、资历、功勋、以往表现等等,甚至年龄都要算进去。

    有些资历很深,但才能很一般,让这种人担任高官属于是霸占着位置不做事,尸位素餐,可人家的资历却又能占据这样的高位,令人头痛。

    比如像许靖糜竺这样的,完全没办法。

    好在沉晨点子多,开创了散官、勋官制度,加上原本的爵位以及实权官员,便能够安置一部分资历深年龄大没才能的老臣。

    虽说汉代就有散官,但当时还未完全确定,直到隋唐时期才建立完善的制度,以此来封赏一些有功之臣。

    只是现在对于散官和勋官沉晨和诸葛亮都比较谨慎,因为即便没实权有官位也是领俸禄的,如果封赏大量的散官勋官,会出现很多官员不干事净领钱,严重拖垮朝廷财政。

    因此对于散官和勋官的封赏,二人的意见一致,既只封赏那些没有作为且又有极高资历的老臣,现有的实权官员绝不封赏,顶多是赐爵。

    这样就能把那些不好安排的老臣从实权官职里排除出去,只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和荣誉,却没有实质权力。

    如此一来,便能够方便那些年轻有才能,却缺乏资历的官员可以替补上位。

    在制度上依旧沿用三公九卿。

    只是三公九卿不掌实权,虽然不是散官之流,却属于荣耀职务。

    真正的实权将权归尚书台、中书监、门下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