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将军!”

    邓洪大喜,拱手行礼之后,让车夫赶着驴车进城。

    等祖孙二人进来,甘宁还在城楼上看着他们,邓洪就再次拱手表示感谢,驴车缓缓向着驿馆方向驶去。

    沈晨见到甘宁,也想攀谈两句,可惜没什么能跟人家说得上话的理由,且人家还得看守城门,职责在身,不便打扰,也只好作罢离去。

    但没想到二人坐驴车到驿馆后,人家并不接纳他们。

    因为邓洪是去赴任,没有到地方,也没有领取到腰牌身份,驿馆厩置是给来往的荆州官吏用的,他没有身份,自然无法入住。

    汉代其实有客栈,问题在于最近关中大乱,武关方向涌入大量流民,其中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关中世家豪强基本都会往襄阳周边跑,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樊城客栈都住满了,问了几家都没有房间。

    无奈之下,祖孙二人只好在街上颇为落魄的四处寻找能够接纳他们的馆舍。

    等到天色黑了,到处都找不到。

    此时甘宁下班,与别的将领交接了城防军务,骑着马匹准备回自己府邸,恰好看到了他们,便催促战马靠近过去,问道:“你们怎么还在街上?”

    邓洪见是甘宁,苦笑道:“因我是前往襄阳赴任,还没有领取官吏腰牌印鉴,所以馆舍厩置不接纳我们祖孙。”

    甘宁想了想便道:“那伱们来我家住一晚吧,反正我也是一個人住,我家还蛮大的。”

    “多谢将军!”

    邓洪高兴不已,连连感谢道:“出门遇见将军,真是幸运。”

    “你们跟我走。”

    甘宁就在前面带路,带着他们往城南方向而去。

    樊城非常大,随着汉末大乱,到处都有人往荆州迁徙,襄阳慢慢形成了一个都市圈。

    南面的中卢县、临沮县、邔县、宜城,北面的山都县、邓县、樊城、蔡阳,周边三四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十多座县城,人口有一百多万。

    祖孙二人跟着甘宁在城内走了约两公里路,总算到了他家。

    是一栋非常大的豪宅,甘宁为人比较奢侈,家里特别有钱,所以生活上要讲究奢华,他嘴里说自己一个人住,实际上奴仆就有二三十人。

    到了门口之后,自有奴仆把他的马以及祖孙二人的驴牵到后院马厩去,两个人就跟着甘宁进了院子,往中厅方向去。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差不多是晚上九点钟,甘宁吩咐家里来了客人,准备一些酒菜招待。

    邓洪虽然客气了两句,但架不住甘宁热情,很快中厅点上蜡烛,厅堂内明亮了起来。

    等菜上的功夫,甘宁侧头问邓洪道:“先生学问不错,不知道这次要去襄阳,是打算赴任什么官职?”

    邓洪略微有些尴尬地道:“乃是州牧书阁室令史。”

    甘宁皱眉道:“先生如此学问,就只是授个室令史吗?”

    “其实我......”

    邓洪本想说自己的才学也就那样。

    但沈晨却忽然说道:“如今世道大乱,有才学的人不一定能够被人重用,我看将军气势不凡,不也只能在樊城上看守城门吗?”

    甘宁脸色变了变,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邓洪忙道:“阿晨。”

    沈晨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道:“对了,还未请教将军姓名。”

    “我乃巴郡甘宁,字兴霸。”

    甘宁回答道。

    邓洪连忙道:“在下新野邓氏,叫邓洪,字幼硕。这是我外孙,名唤沈晨,年方八岁,说话有些不顾忌,还请将军见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