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五万加上赵云一万郡兵,这些都是布置在前线的兵马,刘备从荆州抽调了五万人之后,意味着后方只剩下散落在各地的一万余郡兵。

    再分配到各郡,每郡郡兵数量也就那么一两千人。

    荆南六郡除借给孙权的桂阳郡以外,另外五郡形同虚设,荆北五郡,南阳、章陵、江夏、西陵四郡有沉晨军、黄射军、赵云军看守,至关重要的南郡则一下子空虚起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荆州表面上唯一能够调动的兵马,就只有江夏水军了。

    孙权得知消息,怒不可遏。

    虽然刘备派使者前来安抚,但前脚安抚,后脚就把南郡兵马调走,意义显然不言而喻。

    因合肥惨败,孙权在刘备心里重要程度再下一个档次,只留下不善陆战的江夏水军看守着江夏和南郡的长江防线,颇有些看不起他的意味。

    但由于关中前线态势尚不明确,刘备在益州的具体兵马调动他也不知道实情,因此也不敢造次。

    只能一边写信给曹操祝贺曹操上位魏公,一边又给刘备遣使表明了等他准备好就会继续打合肥的恭顺态度。

    刘备这边的情况局势其实比较明朗。

    首先是除了不能调动的南阳军和江夏军以外,其余兵马几乎被抽空,全都去了江州。

    但他并不是直接把这些兵马带去了后方藏起来,而是虚虚实实,陆陆续续又利用益州兵马和马超征到的羌人氐人,进行了虚实变幻。

    一顿操作之后,他的关中前线涌现出了十二万大军,僰道后方,却藏了五万人马,益州的兵马一下子就达到了二十余万。

    这些兵马除了前线的部队和后方藏的部队以外,尚有在荆南平叛的部队,以及各郡和江州留守的部队。

    一线主力不多,总计也不过十万人,其余都是二线郡兵或者少数民族队伍。

    只是经过数年军队改制和整顿,即便是二线郡兵,战斗力应该也能和江东主力陆军一战。

    所以刘备并不担心孙权会忽然发动袭击。

    其次是前线虚实。

    十二万大军当中,主力部队依旧是关张的五万精锐以及一万骑兵,接着就是一万賨人军,剩余的全是羌人和氐人。

    凭借着马超的威望,武都羌人望风而投,一下子为刘备扩充了数万人马。

    不过刘备也知道这些羌人氐人一是士气不高,他们来投全看在马超威望上,不一定会为他死心塌地打仗。

    二是战斗力不强,游牧性质导致他们的纪律远不如汉人那么严明,凑个人头数打打顺风仗还行,真与曹军精锐打,无异于找死。

    所以刘备一面对全军上下颁布了奖赏制度,以增加大军士气。一面把军队退至武都、汉中一带,令马超为羌氐统帅,雷定等人副将,加紧训练士卒。

    因而现在关中的局势就是曹军的夏侯惇和于禁大军堵住了褒斜道与陈仓道出口,和关羽张飞对峙,另外一边曹操亲领大军驻扎在天水一线,与驻扎在武都下辩的刘备进行对峙。

    双方包括自己主力,异族大军,收纳的叛军,乃至于二线部队加起来三四十万人,两边势力犬牙交错,不时来回试探,大规模战争没有,小规模缠斗不断。

    一直到建安二十一年八月,在对峙了八个月后,曹操才终于积攒了一波粮草,开始进军卤城,亲领大军过卤城南戎丘抵达了下辩外固山亭。

    固山亭为下辩以北四十里处的一处乡亭,此地道路两侧为茂密丘陵山脉,刘备军之前在此驻扎,闻知曹军至,撤至后方。

    从西县至下辩有二百余里,且沿途俱是山路,中间乡亭无数,刘备在两侧山岭以及各亭中布置了大量岗哨、斥候、烽火台以及营寨,连绵百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