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走施水、肥水、寿春进入淮河流域。

    这样走水路不仅大大减少了运输粮草的成本,而且由于船只运输可以日夜兼程,大大提高了机动性,远比走陆路强得太多。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合肥卡在这条运输线的道路上,如同秦岭当中的关隘一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即便这关隘再难打,孙权也得硬着头皮上。

    何况现在孙权必须要把兵力压上去,让刘备认为他已经没有兵马再偷袭荆州,所以还得大张旗鼓,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将合肥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出兵了。

    八月三日,孙权亲自率军沿濡须水道北上,船队遮天蔽日,将宽阔的水道挤满,前军中军后军连绵数十里,船帆遮天蔽日,号称十万,过巢湖,直奔合肥而去。

    这一日的天气阴沉沉的,合肥城坐落在巢湖西北岸,卡在了巢湖入施水的河道口施口,巍峨城池高大,城中曹军秩序森然地巡视着城防。

    作为淮南前线,合肥的地里位置极为重要。曹操虽然并未在此地布置重兵,但自然也有他的考虑。

    首先是后勤。

    现在曹操的后勤压力也很大。

    南阳前线,荆州兵神沉晨虎视眈眈,他不得已布下重兵。

    兵马一多,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粮草以万石计,从后方运送粮草过来成本太多。

    所以需要当地百姓耕种,奉养军队粮草物资。

    而且曹操也不能迁移颍川汝南的百姓,一是他与颍川世家关系密切,没法动颍川世家的基本盘。

    二是迁移了也无处可去,自从他与兖州世家妥协之后,兖州世家一直在防备颍川世家,不允许颍川派系入兖州。

    因此目前只能维持现状,每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抵御沉晨。甚至这里大多数兵马也都要耕作,算是半屯田半戍边,以备南方。

    而淮南百姓迁移至河南之后,淮南十余万平方公里已经成为了荒无人烟的旷野,如果在淮南前线布置的兵马太多,每日从后方押运大批粮草,长途跋涉,耗费巨大。

    所以只在合肥放置七千人,在城内放足够的粮草。

    只要这七千人能够挡住敌人一两个月,邺城陈都的军队就随时可以过来驰援,从而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其次是曹操也确实没多余的兵力了。

    北方幽州要镇守,邺城大本营,陈都天子居所,河南与南阳的对峙前线,都要布置重兵防卫。

    因而等他带着主力去寇略关中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别的兵马。

    不过总得来说,曹操的布置还是很厉害。

    他算准了孙权只能打合肥,因此就派张辽李典在合肥驻守,只要张辽李典能够坚守一月,足够后方援军赶来。

    而孙权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打算兵贵神速,立即把合肥抢下。

    这样一来,曹操在关中无计可施,他就可以一边取信于刘备,一边从容给曹操写信议和,两头讨好,以为将来偷袭荆州做准备。

    此刻秋风萧瑟,巢湖卷起荡漾清波,驻扎在湖岸的曹军早就注意到了湖上的浩荡船只,连忙回去预警。

    合肥城中荡寇将军张辽、破虏将军李典以及护军薛悌领七千人镇守,得知孙权大军到来,张辽李典薛悌等人连忙开会商议。

    张辽李典素来不合,二人其实是平级关系,谁也奈何不了谁,也互相不听从对方的命令。

    所以为了避免二人因内斗耽误军机,曹操特地留下了护军薛悌从中调和,并且离开之前,还留了一封信给他,要他在孙权攻来的时候打开。

    薛悌到了府衙之后,自己坐在了主位上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