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是白马义从,起的还是反作用,界桥之战公孙瓒之所以失败,就是先登死士大败白马义从,导致白马义从溃败倒卷,拖累了主力部队。

    所以特种精锐有名气归有名气,实际上他们的功能也很有限,像沈晨那样带领三千黄门兵,数次突袭曹操后方,也是因为曹操后方兵力空虚,再加上甘宁配合才勉强能够成功。

    在大规模兵团级作战中,这三千黄门兵几乎很难影响战局,一旦大势溃败,在十多万人马的大战里,几乎溅不起任何一丝浪花来。

    而在下达了军令之后,曹操往他的左手方,刘备的右手方,东面文聘军的方向而去。

    很快曹军便开始进行有规则的变阵,从主军中先是分裂出数千骑兵,嗷嗷叫着往西面方向去,紧接着又有数千步卒跟在身后,袭击张绣去了。

    曹洪则领着中军开始向刘备军前压。

    曹操眯起眼睛,在自己左翼军阵附近找了个地势较高的小山坡准备进行指挥作战。

    刘备军光是阵型就有大问题。

    左右两翼离得太远,首尾不能兼顾,而且文聘擅长城池防守,主动进攻不是他的长处,临阵御敌绝非曹操的对手。

    所以逐个击破,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种情况其实也会让曹操荀攸等人稍微有些疑惑。

    按理来说,刘备现在不缺高明的谋士,徐庶的水平他们是见识过的,曾经在颍川之战中,一手八门金锁阵,打得曹洪狼狈逃窜,差点被困死在阵中。

    据说徐庶极为推崇诸葛亮,称诸葛亮乃是天下有数的奇才。

    如果诸葛亮真的如徐庶推崇的那样富有才名,不是庸才的话,那就不应该出现这样明显的漏洞才对。

    因而曹操荀攸他们推测,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诸葛亮水平并没有传闻中那么高,只是被夸出来的而已。

    不过这个可能曹操认为极小,刘备是他认可的唯一对手,也有识人之能,岂会看不出诸葛亮能力?

    因此曹操认为只有第二种可能,也就是他们之前推测的刘备军目前统属问题,虽有五万大军,却不能做到指挥调度统一,所以才露出破绽。

    这样一来,曹操自然就有办法来打赢这场战争。

    远处诸葛亮见到这一幕,微微一笑,对身边的刘备说道:“主公,曹操果然看出了我军破绽,准备先进攻文聘将军的队伍。”

    刘备略微有些担忧道:“我们露出如此明显的破绽,就怕假做成真,万一文将军不能抵挡,这可如何是好?”

    诸葛亮摇摇头道:“主公放心,文将军素来擅长防守,虽然与我军相隔太远,导致首尾不能兼顾,但以他的才能孤军奋战,想要抵挡曹操一段时间,应该没有问题,我们依计行事便是。”

    “好。”

    刘备点点头:“一切听从军师安排!”

    “变阵!”

    诸葛亮便骑在白兔马上,挥动手中的五色令旗。

    这五色令旗当然不是什么法器,而是来源于姜子牙《太公兵法》当中的军队指挥道具。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令旗指挥渐渐淘汰,被道教吸纳,反而变成了法器。

    此刻诸葛亮手中池的是黑旗,黑旗一出,周围数名士兵便将一面黑色大旗高高举起,不停摇晃,让后方将领士兵全都能看见。

    见到黑旗飘动,左侧后方几名领军将领立即开始按照军令行动,从刘备军左翼分出五六千士兵,慢慢铺开。

    甘宁军和黄门亭士兵原本就在刘备军左翼,此刻刘备后军中大量士兵往前补上,一下子就将甘宁军和黄门亭士兵连接在了一起。

    远处曹军中留下了荀攸在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