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烟灭。

    可如今遇到了自己,最终也只能饮恨巴丘。就像历史上的他一样,病死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恭喜都督,贺喜都督。”

    左右张南曲敢等将领大喜说道:“周瑜乃是我们的劲敌,此人一除,江东就再也没有能够与我们为敌的对手了。”

    沈晨沉声道:“周瑜的为人我还是十分敬佩的,他的死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但尊重对手,也是在尊重自己,就像我们应该要好生对待黄盖的尸首一样,不用那么高兴,平常心对待即可。”

    “是。”

    张南曲敢等人对视一眼,忙连连点头。

    沈晨又说道:“此战虽然打败了江东军,但我们的损失也非常大,传令三军,休整两日,然后水军顺沔水北上至襄阳,支援刘使君,再告诉汉升将军,让他留守在巴丘,防止江东卷土重来。”

    “唯!”

    众将士听令。

    当下江夏水师于巴丘休整,准备北上。

    而趁着这个时间,沈晨依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每逢战事结束,就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

    这是他多年打仗的一个习惯,从八岁徐州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每日反思和推演。

    如此多年下来,算是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初仅仅只是知道历史进程的普通农家孩子,成长到如今,饱读诗书,勇武过人,神机妙算,带兵打仗的智谋与勇将。

    沈晨认为,这一战之所以能赢,不是在于他的计谋有多好,而在于自己熟知历史,有老天爷的帮助才能够成事。

    屯兵于巴丘,逼着周瑜被迫屯兵洪口是其次,实际上就算没有利用东南风的人也会这么做。

    因为整个洞庭湖地区,只有巴丘这么一个战略要地,后来孙权周瑜在此地建城,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能赢的主观因素实际上还是他知道会有东南风到来,提前做好了布置。

    周瑜会输也不是他水平差。

    事实上周瑜做得比曹操强得太多,他不确定沈晨会不会来夜袭,但每一步都算计好了,包括设伏、防火的准备以及推演他们的斥候发现敌人,再到敌人杀奔洪口的船速,所有预想都已经完善。

    唯一漏算的,便是低估了天时以及沈晨的人力,东南风时大时小,作为江东人,周瑜很清楚一般春季的东南风比较小,夏季的东南风最猛烈。

    所以他万万没想到提前回春之后,突然刮起了无比猛烈的东南风,再加上将轮船的出现,以至于让他错误估算了江夏水师的船速,从而使得一切防御措施都来不及弥补。

    简单来说,在老天爷的帮助下,沈晨发动了闪电战,让周瑜措手不及而已。

    但即便如此,周瑜也没有输得太惨。

    因为这一战严格来说,应该属于两败俱伤,就算江东水师损失惨重,江夏水师也没有占到太多便宜。

    双方投入兵力是江东水师五万人,江夏水师约三万人,加上后来的黄忠是四万。

    湖口之战江夏水师小胜,后来两边斥候交战,江东水师占优。

    紧接着周瑜发动了几次攻打北岸的战斗,若非黄忠援军及时赶到,江夏水师差点全军覆没。

    因此战局除了一开始的湖口之战以外,其它时候都是江东水师压着江夏水师打,在战损上,双方差不多都损失了数千人马。

    沈晨死伤了约四千多人,周瑜死伤了约六千多人。

    看似周瑜损失得多些,但可不要忘记沈晨的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周瑜是主动进攻的一方,这样的战损对于周瑜是能接受的,而且还差点打赢了。

    所以一开始哪怕在湖口利用铁索连舟抵御住了江东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