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结果呢?

    官渡之战袁绍一败涂地。

    所以装备的好坏很重要确实不错,关键还在于好的士兵与装备需要高明的将领指挥才行。

    这一战沈晨虽然是正面击溃的敌人,可同样也做了很多指挥。

    比如把步卒分为两排,前后轮班进攻和休息,又派江夏水军为辅佐,从侧翼突袭骚扰等等战术布置。

    因此士兵素质、装备好坏、优秀指挥,往往缺一不可。

    而州泰制止了伙伴们的争吵之后,他的目光就一直放在了远处正在休息的黄门兵士兵,以及那一面“沈”字将旗身上。

    这一战沈晨毫无花招地取得了胜利,也让州泰第一次见识到了战场上的真实环境。

    但他却并没有觉得害怕和恐惧,反而有些兴奋。

    是那种热血上头的兴奋。

    也许。

    自己就应该趁着这个时候,投身于军伍当中,跟随着沈君加入到黄门亭的兵马里。

    这支队伍,将来必然能够大放光彩。

    一时间,年轻的州泰在心中有了目标,坚定地明白了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情。

    而就在州泰想着要从军加入沈晨军的时候,沈晨则刚刚将身上笨重的甲胄拆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累得大口喘息。

    南阳不缺铁矿不缺煤矿,再加上唐朝才出现的灌钢法,使得他们的每年钢铁产量非常多。

    但能够打造三千钢甲,基本上就是这十多年来的努力。

    如果看过后世外国一部真人秀《利刃争霸》就知道,要想打造一把要的武器,需要耗费的钢铁有多少。

    那已经是工业时代拥有很多机器,极大地压缩了打造时间和锻造工艺。

    而在古代要想打造一把锋利的刀刃,花费的材料和时间非常多,最好的刀剑需要手艺极为高明的工匠甚至可能花几年十几年才能打造成功。

    铠甲也一样。

    甚至复杂的铠甲比起武器来,难度还要大很多。

    所以三千副甲胄,浪费的材料和需要用的时间不计其数,已经是现在所能够到达的极限。

    光这三千副战甲和士兵就几乎掏空了黄门亭老命,差不多是在以新野一个县二三十万人口在供养,已经很难再多造几具出来。

    并且重甲步卒也不是越多越好。

    不止在于甲胄,士兵的训练也是一座金山,要不是沈晨有烈酒、造纸以及偷偷私下售卖铁器发家致富,根本不可能养得起这三千士兵。

    此刻,黄门兵初次身披战甲上阵,取得的战绩虽然不错,但弊端也很明显。

    打完之后将士们累得半瘫,战死的士兵倒是没有,被这十多公斤的铠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不少,再加上战场那十多分钟的厮杀,每个人都累得不行。

    身后的江夏水师们纷纷驱赶着马车过来,将铠甲搬运至车上。

    别看这些甲胄只有十多公斤,似乎不重,可穿上还要挥砍武器,那就是真的累。

    从唐代钢铁技术革新,重甲卒就广泛称雄于我国古代各个战场,唐玄甲军、金铁浮屠、宋步人甲、西夏铁鹞子、清八旗兵都是强大的重甲步卒或者重甲骑兵。

    他们的甲胄虽然各异,但打法上基本相同,打个几分钟就会轮换休息,同时有辅马随行,方便随时可以拆卸甲胄。

    这一战沈晨军主力是两千黄门兵,以每千人为一排,两班轮换。

    五千江夏水军则打辅助,突袭和掩护,等到打完仗之后,就要帮助主力卸甲和装甲。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沈晨战术安排的一种体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