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安分一些。”

    几乎所有的船上都有数名身经百战的老兵安抚着新兵,他们大多都是来源于最早跟着孙策打江东的班底。

    这些人现在最少都是什长、队长、屯长,成为了整个江东军的基层柱石。

    因为孙策拿下江东之后,开始几次扩军。

    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数万人,到如今江东总兵力已经到了六万以上,新兵的数量非常多,因此才需要这些军队基石来安抚底层新兵。

    现在这些士兵们就大多蹲伏在船舱内。

    他们的头顶的船只顶棚上正发出叮叮咚咚,像是冰雹打在上面的声音,偶尔甚至还有利箭穿透进舱内,尖锐的箭头闪烁着冰冷的寒光,给予他们极大的压迫感。

    所有人都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风雨冰霜中的小屋里,狂风暴雨之下,小屋好像就会随时倾覆,船只也好像会被这箭雨给洗礼成碎片。

    很多士兵甚至抱着头瑟瑟发抖,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箭支叩打木板、甲板、棚顶的声音,让人感觉到一种绝望。

    好在老兵们不断安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振作起来,再加上江东水军应付箭支的办法确实非常有效,即便船只上的羽箭再多,小船也没有丝毫倾覆的迹象,这才平定了众人心情。

    便在此时,连绵数里的船队终于进入了整个江夏水军的埋伏区,箭支也愈加猛烈,刚开始仅仅上千,然后数千,到了最后每一波箭雨都上万,密密麻麻不计其数。

    但江东水军同样也开始靠近江夏水军所在的丘陵区域,船只纷纷靠岸,将士们举着盾牌和木板,向着山丘的方向艰难前行,几乎每一步都有人死亡。

    短短不到数十米的河滩上遍布箭支和尸体,不断有人发出惨叫,号角与擂鼓相交,双方很快如迅猛的潮流般碰撞在一起,山头上的叱吼声、呼应声、兵器格挡声、惨嚎闷哼声,几乎就没停止过。

    江东军付出惨痛的代价才与江夏水军近身交战,但也仅仅是如此,江夏水军扼守石岭,居高临下,面对他们的进攻滚石檑木源源不绝地往下砸,江东军组织的几次进攻都被打退。

    在这次进攻当中,孙权为主帅,周瑜是总指挥,鲁肃为参谋,其下又有中郎将韩当率领右翼军突袭江夏水军的左翼,中郎将徐盛率领左翼军队突袭江夏水军的右翼。

    然后再下一级就是折冲校尉朱然、破贼校尉凌操等校尉级别,最后就是平北都尉吕蒙、东部都尉芮良、扬武都尉董袭、西部都尉蒋钦等,其余大小校尉都尉七八人,各自指挥着本部部下在多处发动袭击。

    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江东军数次猛攻两岸丘陵都未攻破,沈晨和黄忠亲自坐镇指挥,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屡次打退了江东军的袭击,使得江东军损失惨重,不过一上午就死伤千人。

    但等到午后形势就陡然逆转,无数“呜呜呜”的号角“咚咚咚咚”的擂鼓声音交织在战场上,江东军忽然展开迅猛攻势,紧接着各种急促而又尖锐的哨声、锣鼓声响动了整个战场。

    沈晨亲临一线,驻守的石岭下方一个小山坡,小山坡已经几番易手,每回都是他带着敢死队再夺回来。

    也幸好他们占据了极大的地利,不然这片小山早就被敌军踹平了。

    七月下旬的阳光已经揭去了五六月里暴雨时降的气温,露出它炽热的面目,肆意喷吐着热情炙烤着大地,江面上被洒落了暖暖的阳光,波光粼粼,反射着金灿灿的光辉。

    远处忽然传来一串急促的号角,随着号角声,一队穿褐色皮甲的江东兵不知道何时居然已经跑到了小山丘背面,开始向上攀登。

    正在山头和敌人混战的沈晨也听到了这声音。

    他把手里的矛狠狠地攮进一个敌人的肚子里,将那个敌人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