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局面颇有些“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青袍”的意味。

    “奇叔,皮叔。”

    沈晨目不斜视地坐在马车上,问驾车的车夫沈奇和邓皮道:“我现在很有名吗?”

    他们二人是邓沈二氏的旁门偏支,目前在邓洪府上当护卫,之前沈晨在隆中乡的时候,都是他们二人保护,现在回来了,又给沈晨当车夫,兼职当护卫。

    听到他的话,邓皮咧嘴一笑:“何止是有名,简直是凶名。最近一个月来,整个襄阳都在传唱你的故事。”

    “是啊是啊,什么沈家小郎识破了曹操挟持天子的真面目,奉衣带诏讨贼,三临许都,火烧城池,屡次大败曹操,奉行“知行合一”。”

    沈奇连连附和道:“反正阿晨你以前说的什么“知行合一”我不懂,但现在整个襄阳都说你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说要提剑上洛,为天下人讨公道,伱就真的去了。”

    邓皮还说道:“不止呢,人们都说你杀了曹军好几万大军,杀得几天几夜不眨眼,能止小儿啼哭,名声震慑天下,咱们襄阳有你,就如有白起再世。”

    “害”

    沈晨哭笑不得,倒是没想到自己这样出名了。

    当年多次与荆州投降派们辩论,一番慷慨陈词当中,他说过如果曹操欺凌天子,他就提剑上洛,拎着宝剑找曹操讨个公道。

    那时的荆州人大抵都把这当成一个笑话,只有沈晨自己,一遍遍地说着“知行合一”。

    三四年过去,人们谁也完全没有当过一回事。

    结果今日他真这么干了,而且还干得非常出色,三临颍川,火烧许都。

    现在看来,襄阳人全都愣愣地看着自己,估计也是一种,大家都以为你是在吹牛逼,你咋还真做到了呢?这种心态。

    大抵那所谓的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就跟类似于“沈晨这人能处,有事他真上”以及“出来混就得讲信用,说要砍曹操,就真的去砍曹操”一样属于同一个性质。

    总结来说,就是沈晨个人是个狼人,比狠人还多一点。

    而且说要找你曹操的麻烦,他就真去了,万一哪天惹他不高兴,他说要杀你全家那岂不是?

    惹不起惹不起。

    所以每个跟他对视的人,即便沈晨没有露出凶狠的表情和犀利的眼神,他们也都一个个低头不敢对视,连声音都小了很多,整条街都安静下来。

    特别是当初和沈晨辩论的那些士子,还辱骂过他的那些人,更是把头藏得低低的,生怕被他认出来。

    那是真怕呀。

    唯有沈晨倒是没想到,自己本来想在荆州这块文学兴盛之地积攒才名,现在却攒出了凶名,让人很是意外。

    不过倒也无妨,世人不都认为至圣先师孔子乃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吗?

    但按史料记载,孔子身高有九尺六寸,浑身爆炸肌肉,可以徒手举城门。脚下健步如飞,比兔子还跑得快,君子六艺,射、御之道更是不在话下。

    所以真正的猛男就应该好好读书,将来成为思想家教育家来教育别人,如果别人听教育,那就是孺子可教,如果别人不听教育,那就举起手中的剑,扼住他的衣领以物理服人。

    马车缓缓经过闹市,向着骠骑将军府走去。

    一直到车辆离开这条街,街上的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众人该干嘛干嘛,又恢复了刚才繁华和热闹。

    但话题却立即大变。

    有人说:“沈小郎现在在荆州恐怕已是威名远播了,文能说得大儒们哑口无言,武能北上火烧许都,这等威风,令人羡慕呀。”

    “羡慕不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