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声东击西,佯装进攻许都,实际上是埋伏他。

    二是对方真的准备奇袭许都了。

    古代打仗确实需要一定数量的民夫帮忙押运粮草。

    比如汉武帝打匈奴,总计六十万大军,其中最少四十万是运送粮草的民夫。

    还有诸葛亮几次北伐,都需要大量民夫在后方运送粮草,而且还时常因为缺粮的问题退兵。

    但他们是长途奔袭作战或者道路艰难险阻,不得已而为之。

    正常的平原作战,除非像袁绍这样十多万人马的大规模征战,才需要民夫押运粮草。否则几千上万人的小规模战争,根本不需要。

    如司马懿千里奔袭孟达,山地平均行军每天56公里,后方根本不会有什么民夫帮忙运送粮食,都是自己士兵携带一月干粮。

    曹操几次东征徐州,东征刘备吕布,都没有民夫运粮草,部队自己带个几月粮食,往往战争只能打两三个月就得退兵。

    还有我军长征之前,准备了大概一百六十万担粮食,四万人的部队,同样没有民夫帮忙押运,只能靠我军战士自己手挑或者马匹、板车运送。

    他们沿途的地方都是军阀土地,没有群众基础,没有人帮我军,可硬是靠着两个肩膀挑,一双铁脚板,走了两万五千公里。

    由此可见,在中原地区交战,往往很少会有民夫帮忙运粮,都是部队自己携带。

    沈晨这次北上,一万人大军,只调集了大约五千民夫,总计一万五千人,带了大概两千辆武器装备辎重车,大概一千辆的粮草辎重车,总计约五万石。

    还有每个士兵都身上背着行囊,存有二十天干粮,这样的话,按照《居延汉简》记载,士兵每月耗粮2.7石来算,省着点吃可以吃三个月。

    按理说他在堵阳也消耗了两个月粮草,应该只剩下不到二十天的存粮才对。

    但他在屯兵堵阳的时候,后方陆陆续续又运送了二十多万石粮草过来,因此他的粮草不减反增,非常充足。

    曹洪揣摩着,现在沈晨并没有带大量粮草北上,只有士兵随身携带了一部分口粮,这就意味着沈晨很有可能真的打算轻装简行,突袭许昌。

    要知道,许昌离叶县可就只有130公里,汉里大概三百,沿途是一片平坦,没有任何障碍物,根本不算什么长途奔袭。

    像司马懿那么以每天56公里的速度急行军的话,从早上出发,第三天下午就到了。更别说司马懿这速度都算慢的,长征时我军可是有在山地地形一天120公里的记录。

    所以曹洪就必须要知道,沈晨到底是真的打算奇袭许昌,还是在设伏骗他出去。

    想到这里,曹洪立即说道:“先派人立即去许都报信,再给刘岱和王忠传信,让他们务必谨慎,还有,李况。”

    “末将在。”

    曹洪的一名副将站出来。

    “你领一千人马,立即追击他们,看他们有没有设伏。”

    “唯。”

    李况正要领命而去。

    曹洪又说道:“慢着。”

    “将军。”

    李况又回头拱手。

    曹洪沉思片刻,说道:“如果有伏兵,一定要看看对方有多少人马,切记不要缠斗,一有不对就立即撤回来。”

    “明白。”

    李况领命而去。

    一旁另外一位副将不解道:“将军这是何意?”

    曹洪说道:“如果沈晨真要突袭许都的话,他肯定会留下一点人马来阻拦我们,否则如果我们立即去追赶,岂不是被许都和我们前后夹击?所以他们的伏兵数量多少,就决定了他到底是真的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