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那一家酸菜加工厂解决了村里好几十个人的就业岗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帮助几十个家庭脱贫,这让投资这家工厂的严家和冯家在村里得到了更多的尊重。

    吴秀红出去,都变得更有面子了。

    他们优先招收的就是那种家里没有打工者的中年人。

    那样的家庭原本只能靠着种地赚几个钱,就跟六年前的严爸一样,一年上头累死累活,遇上年成好的时候,也就能挣个几千块钱,还得给孩子交学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给这样的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平均一个月也能让他们拿到1000多块钱的收入,比种地要强得多。

    而且,在村里工作,闲的时候还能够打理家里的地——无非就是收成会差一点,误不了多大的事。

    这家酸菜加工厂对那些家庭的意义相当之大。

    只是岗位有限,这样的温暖不能投射到村里每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去。

    其实酸菜加工厂的工作严爸也可以做,比他在家里种地要挣钱得多,但是她认为自己家里条件已经不错了,而且自己还进了工厂,那就没有必要再挤占一个名额。

    把机会留给更贫困的家庭,显然更适合一些。

    过完年后又要招收新的工人,接下来还会投资另外几个农产品加工厂。

    能够创造出几百个工作岗位。

    吴秀红还想着这样可以让村里那些没办法出去找工作的中年农民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可以让这个村子所有的家庭都摆脱贫困。

    真要那样,村里家家户户都得承他们家的情了。

    可现在严鑫说要招年轻人进厂,就让她有一些发愣了——她觉得年轻人会抢走那些中老年人的工作。

    她是这么想的——年轻人可以出去闯,在外面有很多的工作机会,没必要抢这些没法出去找工作的中老年人的机会。

    对着严鑫,她表达出了自己的疑虑。

    严鑫笑着跟她说:“这个你不用担心,不会招太多的年轻人,也不会有太多的年轻人愿意进入到咱们村里的工厂。”

    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就是要给村里的几个加工厂输入一点新鲜的血液,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这些工厂不只是现在要办,以后还会办下去,而且赚到了钱之后,还会在这一片区域投资更多的工厂,带领更多的农村家庭脱贫致富。

    只靠着肖爸这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

    在那些知识水平严重不够的中老年群体中培养起一个能适应未来发展的管理团队,那也有点不实际。

    所以才需要一些年轻人加入其中,要把这一项事业做成一个可以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业。

    他这么一解释,吴秀红就懂了,也明白了严鑫是要把这个事业当成一个长期的事业来做,倒也挺高兴的。

    严鑫还说到了肖诗语的公司需要很多员工的事情,让她有空的时候可以宣传一下,对现在工作不满意的可以去她的公司试一试——但是得说明白,虽然工资收入可以,不过会很累,还要有着比较好的服务态度,要不然做不下去的。

    老两口只知道肖诗语有一家公司,但在他们的想象中,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又能弄出多大的公司来,大概就是那种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的小公司。

    可现在听到严鑫说起来,好像公司规模还挺大的,需要很多员工,就有一些吃惊了。

    ——有这么厉害,怎么不让她爸去自己的公司,而是来这里负责一个小小的酸菜加工厂呢?

    又为什么在这里,对他们的态度那么好?

    一时间对肖诗语的公司也好奇起来。

    肖诗语不知道有些话能不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