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知客院贴出布告,是什么意思?”吴天恩不解地问道。

    “说好像是会通过甄选的方式,派门中优秀弟子前往汴京切磋。”

    “甄选的方式?”吴天恩皱起眉头,“怎么个甄选方式?比试,还是推荐?”

    “布告没说。”弟子摇摇头。

    吴天恩默默点头,示意对方下去。

    从执事到长老,还是有些变化的。

    长老位高,清闲,几乎不会有多少俗务让你管,能做的就是守好山门。

    执事则是要掌管派中每一项具体事务。

    从去年开始,新入弟子翻倍,涨到了三十名。

    这一点吴天恩并无异议。

    重华派原来的确有些保守,十五名弟子太少了一些,基数小了,出天才的几率就更小,而且主要局限于弋郡,筛选接引范围就狭窄了。

    现在扩大到了周围的南楚和吴越,也包括淮郡和谯郡,可选优才范围就大了很多。

    但吴天恩担心的是培养和引导机制没有能跟上。

    现在传功院的教谕们更多的还是采取漫无目的的引导机制。

    这种方式遇到悟性高,选择能力强的弟子没问题,但是很多刚进入门来的弟子一头雾水,自己摸索路径,浪费不少时间,而且也容易消磨掉灵性悟性。

    这一点上,吴天恩赞同陈淮生的观点,给予一些弟子必要的引导和指点,甚至要更细致和对口一些,这样可能出天才的可能性会更大。

    有些弟子本来就是浑金璞玉,一时间见不出来,但是些许打磨之后,就能绽放光芒,但若是一直埋没,或许他就真的只能黯淡一生了。

    陈淮生自己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想到陈淮生,吴天恩心中又有些期盼。

    他闭关多久了?

    进入回雁谷都有多久了,一年半了吧?

    去年春分时候进的谷,算一算一晃都是一年多了。

    其间自己没有去见过他一次,也没有允许派中其他人去见他,甚至把外边来的信函也都扣下压住了,免得他分心。

    就是希望他能一鼓作气突破炼气三重,证明自己。

    眼见得又要到年底了,但吴天恩有信心,这个弟子出谷之日,肯定能达至炼气三重。

    吴天恩记得很清楚,陈淮生是前年大雪炼气二重的,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就从炼气一重到炼气二重。

    如果能在两年时间之内再上一个台阶,那些说陈淮生是“厚积薄发”,是灵光一现,是后继无力的人,就无话可说了。

    景贞二十九年九月十九,陈淮生入门,三日悟道。

    景贞三十年二月,惊蛰,陈淮生炼气成功,晋位炼气一重。

    景贞三十年十二月,大雪,陈淮生破境成功,晋位炼气二重。

    如果能在景贞三十二年里破境晋位炼气三重,那就不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而是每年一鸣,每鸣惊人了。

    想一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吴天恩心中却是无比骄傲。

    这就是自己挑选的弟子,哪怕当时被很多人诟病其灵根浅薄,但是至少在炼气期,他已经做到了极致。

    ……

    从榜下离开,袁文博、佟童与赵无忧漫步而行。

    “外堂只给两个名额,是不是太少了一些?”赵无忧落后一步,有些不忿地道:“中堂却给了八个,太不公平了。”

    佟童忍俊不禁,“无忧,能给外堂两个都不错了,这是去切磋,去历练,不是游历,天下宗门大半都是要去的,这是要代表本派形象的,炼气三重以下的弟子,去多了又有何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