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满足火星的逃逸速度进入太空轨道,这个小火箭内部有个容器,该容器便是负责保存样本的地方。

    样本装车完毕之后,小火箭还不能直接返回地球,因为小火箭的燃料只有把样本送到火星轨道高空的能力,没那么多燃料支持它把样本直接带回地球。

    所以还有第四次发射任务。

    第一次发射任务是重启“萤火一号”,第二次是发射“祝融一号”登陆火星表面采样,第三次是发射取样的“祝融二号”和一枚小火箭。

    而样本返回着陆器就是第四次发射任务。

    为了确保能让天上的返回着陆器准确无误接到火星土壤样本,期间一定是要经过极为复杂且周末的精确计算。

    随着第四次发射的样本返回着陆器抵达火星轨道上空并准备就绪之后,在火星表面等待已久的小火箭点火升空,将样本送入太空轨道,然后将样本容器抛出。

    轨道上的返回着陆器接到样本容器之后,由外部机械臂将之推入舱内,舱内的机械臂又会把样本容器放进着陆器内,最终关闭舱门。

    这一切的操作顺利完成之后,样本返回着陆器就会踏上归途,经过霍曼转移轨道飞行七八个月的时间被地球引力所捕获抵达地球上空,着陆器最终泊入大气层,预计在北方内朦一带着陆。

    至此,终于能够拿到梦寐以求的火星样本,整个计划如果最终成功将会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火星样本的国家。

    火星上到底有什么,是否真的有生命或者过去存在生命等猜测,届时,科学家们研究分析过后便能够百分之百的回答世人所关注的这个问题了。

    按照材料报告上的计划,从第一次发射任务2016年开始到第四次发射任务带回样本,一共需要历时九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在2O25年才能拿到样本,这还是在整个任务不出意外的前提下。

    因为地外行星探索有发射窗口的制约,从火星到地球一个发射窗口周期大约是26个月,错过了窗口期就要等下一个周期的到来。

    末了,方鸿看完“天问:火星快递”的任务概述,合上材料不由得说道:“确实复杂,全程都得经过周密计算,任何环节不能出错才能最终实现把样本带回地球。”

    不过根据该方案的四次发射计划,即便火星样本没有带回来,也不代表彻底失败,因为四次发射相当于是四个子任务,收获肯定是有的。

    显而易见,样本返回计划是意义重大的。

    一旦成功不仅仅会创造一项震撼世界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能把探测器送到火星还能把样本返回地球,其所掌握的技术便是就意味着有能力把人类航天员送到火星并返回地球。

    毫无疑问,“天问:火星快递”任务的成功将会为之后的火星载人登陆计划夯实技术基础。

    此刻,方鸿重新打开文件报告翻了几页内容瞅了眼,随后抬眼看向虞秋:“这两个深空探测项目怎么没有预算报告?”

    虞秋听到这话旋即回道:“有的,但不在这份材料里面。”

    方鸿言简意赅:“预算要多少?”

    虞秋旋即回答:“土星探测任务的整体预算评估结果大约需要200亿至220亿元人民,火星探测任务的整体预算评估结果大约需要300亿至350亿元人民币。”

    两个深空探测项目的总预算要500亿至570亿人民币,而且风险系数都非常高,失败了就是几百个亿打水漂。

    对于国内而言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参考,想摸鹰酱过河人家也不让你摸,最多就是拿已公开的一些资料做参考,如土星探测任务计划方案就参考了“卡西尼”探测计划。

    两个探测任务的难度和风险都是超级高,但要说最难的还不是是最远的土星探测任务,而是火星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